阅读历史 |

第168章 w前进,a左边,d右边,s是万家灯火!为同胞愿把头颅碎!(2 / 2)

加入书签

“胡连庆!”

“走不走?”

胡连庆的嘴角咧开一个狰狞的弧度,那道横贯脸颊的伤疤在煤油灯下扭曲如蜈蚣。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废话!”

“走!”

两人旁边,奥黛丽·摩根的金发在火光中颤动,她碧蓝的瞳孔里倒映出,那两个男人相互搀扶的背影。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麽,却只发出一声轻微的抽气声。

林彦的右手搭在胡连庆肩上,左手扶着墙。他的病号服下摆沾满了药粉和血迹,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胡连庆的左腿有些跛,但每一步都踏得极稳,像一头负伤的老狼。

两人就这样沉默地穿过病房。沿途的伤员纷纷抬头,有人想向他们问一声好,最终却只是默默让开一条路。一个断了右臂的年轻士兵突然挣扎着站起来,用仅剩的左手向他们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军礼。

战地医院的大门在风中摇晃,发出“吱呀”的呻吟。

林彦伸手推门的瞬间,一阵裹挟着硝烟的夜风扑面而来,吹乱了他额前的碎发。

胡连庆的军装下摆在风中猎猎作响,露出腰间别着的两把驳壳枪。

奥黛丽·摩根追到门口时,只看到两个背影融入浓稠的夜色。

远处的炮火将天际线染成暗红色,硝烟在月光下如同鬼魅般游移。她的指尖触碰到门框,又缓缓收回。

“上帝,你若是真的存在的话,请保佑他们……”

她的低语被夜风吹散在硝烟里。

……

金陵女子大学的南方。

莫愁湖的湖面,此时泛着诡异的银光,十几具穿着土黄色军装的尸体漂浮在西岸浅滩,像被冲上岸的腐烂鱼群。湖水轻轻拍打着其中一具尸体的钢盔,发出空洞的“咚咚”声。

莫愁湖的北岸,不知何时,铸造起了三道战壕……

第一道战壕像一条蜿蜒的巨蟒,匍匐在距离湖岸不到三十米的土坡上。

战壕挖得极深,两侧用粗木桩加固,每隔十米就有一个机枪阵地。沙袋垒成的掩体后,士兵们正在默默传递弹药箱。一个满脸烟灰的机枪手正用布条缠住马克沁机枪的握把,他的手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嵌着黑火药。旁边的弹药手将弹链一排排码在沙袋上,黄铜弹壳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几个粤军士兵蹲在战壕拐角处,用家乡话低声交谈。他们身上的军装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领口的青天白日徽章却擦得鋥亮。一个年轻士兵正在磨刺刀,磨刀石与刀刃摩擦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他抬头看了眼湖对岸,月光照在他稚嫩的脸上,映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第二道战壕比第一道更深更宽,呈锯齿状分布在後方的土丘上。

迫击炮阵地隐蔽在伪装网下,四门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呈扇形排列。

一个戴圆框眼镜的军官正在调整炮镜,他的制服袖口已经磨得发白,镜片上沾着泥点。

战壕中段堆着几十箱手榴弹,几个工兵正在检查引信。他们动作娴熟得像在流水线上作业,每人面前很快就堆起一小摞拧开保险盖的手榴弹。

最年长的工兵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左耳缺了半块,正在用刺刀在木箱上刻字——“迟早有一天,我们的战旗会立在富士山的山头!”

最後方的第三道战壕紧邻秦淮河,在秦淮河的北侧……和第二道战壕,隔着一条秦淮河,两条战壕之间,有一条浮桥相连……

第三道战壕里,几个工兵正在用铁锹加固胸墙。沙袋垒成的机枪巢里,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呈交叉火力布置,枪管上缠着伪装用的布条。弹药箱堆成半人高的矮墙,手榴弹的拉环朝外整齐排列,像一串等待采摘的死亡果实。

战壕拐角处,两个新到的身影引起了哨兵的注意。

前面那个高个子男人满脸伤疤,右脸颊的十字形伤疤尤为狰狞,像是被人用刺刀划出来的。他的军装沾满泥浆和血迹,腰间别着两把驳壳枪,走路的姿势有些跛,但每一步都踏得极稳。

後面跟着的年轻人则面庞清瘦,病号服外套着件不合身的军装,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像具行走的骷髅。

“看够了吗?我们是卫戍司令部的!进战壕之前,已经通过了检查!”

疤脸男人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年轻的哨兵慌忙移开视线,假装整理枪械。

那个年轻人走到战壕边缘,从怀里掏出一个黄铜望远镜。

月光照在他缠满绷带的手上,隐约可见渗出的血迹。他举起望远镜时,病号服的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狰狞的伤口。

疤脸男人靠在沙袋上,慢条斯理地给驳壳枪压子弹。黄铜弹壳落入弹仓的声音清脆悦耳,他缺了门牙的牙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装完最後一发子弹,他拇指一扳击锤,“咔嗒”一声在寂静的战壕里格外刺耳。

年轻人调整着望远镜焦距,镜头扫过湖面。对岸的芦苇丛在夜风中摇曳,隐约可见土黄色的身影在移动。他的手指突然收紧,皮革包裹的望远镜发出细微的"吱嘎"声。

“来了。”

“老胡!!!”

“那群鬼子来了……我们的最後一战,也要来了。”

“这一战……”

“会死很多人……”

那个疤脸男人缓缓挺直了身躯。

“仗打到现在,已经死了很多人,那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天南海北。”

瘦削的青年咧嘴笑了笑。

“是啊!他们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但终点都是这一年的金陵!”

“你通知咱抗联的同志了吗?”

“这三道战壕,可拦不住鬼子的第六师团!”

胡连庆咧嘴笑了笑。

“当然通知了!”

“我已经在赤红论坛发帖了……”

青年扭头看了身後的胡连庆一眼。

“你怎麽跟同志们说的。”

胡连庆深吸一口气。

“我跟他们说……”

“同志们,我们的时间还剩下最後一天,侵略者打算袭击安全区——坐标在金陵女子大学的难民庇护所!需要坚守阵地的同志,请坚守好你的阵地,能支援的同志,请尽快赶来莫愁湖……”

“来吧,都来吧!还不会打枪,扔手雷无所谓的;依旧没习惯硝烟和血腥的味儿也无所谓的;让我们打完这最後一场仗……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w是前进,a是左边,d是右边,s是万家灯火,是躲在庇护所里,面临着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我们的同胞!是时候了……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做一件事——为同胞愿把头颅碎……”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