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章 《少年》特别版(1 / 2)

加入书签

第243章 《少年》特别版

看直播的观众们有点疑惑。

「啥特别版《少年》?你们秦城大学的学生是不是已经捣鼓出什麽稀奇古怪的乐器了?」

「别上你那个什麽唢呐就行。」

「有多特别?」

陆燃没有跟观众解释太多,通知完就就直接下播。

观众们还猜测着呢。

大学生翻唱《少年》也不是没有,就算是秦城大学的学生再翻唱一遍也谈不上什麽特别。

那到底哪特别了?

下播后,陆燃让胡文斌把话剧社社长的微信号推送过来。

秦城大学话剧社社长叫田正。

加上好友后,两人互相问好。

陆燃将剧本给田正发了过去。

等田正看完后,两人语音聊了起来。

田正虽然只是把话剧当爱好,但在表演上还是很有水平的。

他很快就和陆燃对齐了颗粒度。

这个剧本的内容就已经让田正的内心激情燃烧。

陆燃:「田同学,麻烦你了,这个微电影就交给你拍了,给所有参演的同学每个人三百块的工资。」

田正当即拒绝。

「学长,你这就有点瞧不起我了,你要说拍点别的东西,我们收你钱不过分,但你拍的这个视频,我们要是再收你钱,对不起自己秦城大学学生这个身份,再者说,以后我们简历上还能加一笔,和陆燃一起拍戏,这就够了。」

「一码归一码,干活了就得收钱。」

陆燃的态度很坚决。

两人推搡了半天,最后田正拍板,就让陆燃请大家吃一顿大餐,必须大餐那种,小食堂不行。

陆燃爽快答应。

等和田正聊完后,胡文斌那边也把情况发来。

已经有几百个同学报名了。

「够了,统计一下这些学生的信息,拉一个群。」

一群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等到十点多的时候,终于把群拉好,群聊里一共336个人。

三百多个热情洋溢的大学生,聊天根本停不下来。

「同学们,我们要演唱的是《少年》,但是特别版的《少年》,而不是原版的少年,我将歌词发在群里,大家可以先熟悉一下,现在大家统一一下时间,我来分配歌词。」

有的学生要上早八,有的则是十点上课,有的是下午上课,都需要安排。

最后按照不同的时间,陆燃将学生们分成了好几组。

「同学们,明天见!」

第二天一早,陆燃先和田正汇合,见到了话剧社的学生们。

将演员确定好后,话剧社的学生们开始化妆换服装。

陆燃给学生们讲了一下大概情况后,又去和合唱的同学们见面。

微电影的拍摄话剧社的同学们可以搞定,但唱歌这件事得陆燃上手带一带,还得录一个清晰的音频。

然后秦城大学的学生们就发现,校园的各个地方,陆燃带着一大帮学生们在拍视频。

在其他地方,话剧社的学生们也穿着道具服在拍视频。

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微电影顺利拍摄完成,歌曲也录制完毕。

晚上,陆燃一边直播一边剪视频。

一直搞到了快十二点,他才将视频剪辑完毕,检查了几遍后,陆燃在群里发了条消息。

「同学们,视频剪好了。」

这会,很多大学生都没睡觉。

这群学生也睡不着。

今天拍摄的时候陆燃就说了,明天视频就能发出去,这咋睡得着。

很多学生还是人生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

「能不能让我们先看看?」

陆燃:「你们先看了就没有惊喜了,明天早上八点,我上传视频。」

「八点啊?行,那我今晚熬个夜。」

「啊?不应该是睡一觉起来再看吗?」

「啥时候不能睡觉,我们新时代青年就要熬夜。」

「可大领导说了,年轻人不要老熬夜。」

「那还是睡吧。」

陆燃跟大家聊了几句,他在抖手的后台将视频定时完毕。

在作者上,将秦城大学的官号也勾选上,这是他昨天给辅导员袁哲说了的。

他在学校搞这麽大阵仗,学校老师早就知道了。

甚至昨天拍视频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还提供了一些便利。

学生们是没办法一个个圈了,只能圈秦城大学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粤省代表张进部来到了实验室。

她是研究生,还是工科生。

将包里的笔记本电脑拿出来放在桌上,张进部准备开启今天的学习,然后她拿出了手机。

先一边刷手机一边吃早饭,吃完了再干活,这就是她的研究生日常生活。

打开抖手后,首页第一个给她推送的就是陆燃新发的视频。

标题「你若在场,看这盛世繁华,该多好,微电影《在场》,以及一首特殊的《少年》。」

创作者是陆燃和秦城大学。

张进部很快想起来,这不就是陆燃说的他要发的那个东西。

张进部吃了一口肠粉,眼睛死死的盯着屏幕。

画面里,一个留着胡子的老人正茫然的看着四周。

老人是年轻学生饰演的。

老人来到一个商店门口,问道:「老乡,向你打听个事情,你知道哪里有棉衣吗?」

商店老板正打扫卫生呢,他疑惑的看了眼老人,没有说话。

这时候,一个人正好从路边经过。

「我们做的衣服质量是真没得说。」

这位老人又追上去,焦急的询问:「老乡,你有衣服?你有衣服?」

这人看了眼这个古怪的老人,继续和手机那头的人打电话。

老人又听到了鞭炮声,几个小孩子从路上跑过,他赶紧追了上去。

「当心,孩子们,卧倒!」

烟尘四起,老人卧倒在地。

张进部脸上的表情僵住。

她的心里隐约有了猜测。

老人在找棉衣,老人把大家叫老乡,老人把鞭炮声当成了炮声,还要卧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