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被淹没的米哈伊尔(约6k)(1 / 2)
第215章 被淹没的米哈伊尔(约6k)
作为法国戏剧界的殿堂,能在法兰西喜剧院演出的新戏或许会失败,但是在它首次演出的那一天,现场根本就不可能缺少观众,毕竟整个巴黎的人都知道法兰西喜剧院的大名,能经常在这里看戏的那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地位,法兰西喜剧院推出的新戏的戏票压根就不愁卖不完,也正因如此,尽管法兰西喜剧院的经理费尔南多早就看到了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消息,也在上流社会听到了人们议论这部戏,但费尔南多依旧没把这部剧放在眼里。
真正优秀的戏剧又何须用这种庸俗的方式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而且很多人的关注看似是在戏剧上,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对那位相貌不错的俄国作家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这部剧吸引到了一些观众又能如何?一旦正式演出后他瞬间就会露馅!
正是因为傲慢,费尔南多甚至都懒得花心思找人写批评这部剧的文章,也懒得动用手头上的力量去阻击一下这部戏剧的声势,法兰西喜剧院的对手什麽时候轮得到一家不太入流的剧院和一个新人剧作家了?
只是随着首演的日子越来越近,费尔南多逐渐发现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对劲,首先普通观众席肯定还是能够坐满的,或者说,在这年头的法国,戏剧首演的时候,剧作家找来一大批自己的支持者和烘托气氛的人早就成了一种惯例。
一方面是确保首演成功,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别的同行找人捣乱。
雨果之前的戏剧首演的时候,场上的观众几乎全是他的支持者和朋友。
不过戏剧既然演了,那肯定还是要给那些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们看的,一方面是给剧评家们看,他们的意见某种程度上将会左右接下来的舆论,另一方面的话,当然不能少了那些既有财力又有影响力的贵妇们!
但法兰西喜剧院将要演出的这部新戏的作者,一位已经在巴黎有了不小名声的剧作家却是有些不安地跟费尔南多说:「我邀请了许多尊贵的先生和夫人,但她们都以有事回绝了我,我担心她们统统都去看那位俄国人了,要是这样的话,我的剧作接下来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坦白说,费尔南多猜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但他真没想到事情竟然严重到了这种地步
卑鄙的外乡人!竟然使用如此下作的手段!
可眼见事已至此,费尔南多也只能是一半安慰一半确信地说道:「就算如此,您又有什麽好担心的呢?他这种下作的手段或许能取得一时的关注,但是对于见多识广的巴黎观众们来说,只有真正优秀的戏剧才能打动他们的心,除此之外什麽都不行。
您就等着吧,今晚他所在的剧场一定是一片嘘声,就算他花钱找了许多人,但只要他的戏多演几场,他瞬间就会被整个巴黎的嘘声淹没!」
尽管费尔南多发自内心的这麽认为,但眼见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是临时联络了一些严厉的剧作评论家们去观看这部戏。
在这些人中间有的人并非是收钱就办事,而是确实怀着对戏剧的热爱在审视一部部戏剧,但也正因如此,当他们不满意的时候,他们评论的尖刻几乎可以毁了一部戏,而公众也对他们有着较高的信任。
将这些麻烦的人请进米哈伊尔戏剧的首演之日,费尔南多也是一下子就放心了。
这样一来,就算首场演出的观众全是他的朋友,他的名声依旧会在第二天完蛋。
只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并未找多少那种帮忙烘托气氛的人,有时候外地人也有外地人的好处,由于米哈伊尔跟大多数巴黎剧作家们并没有什麽明显的竞争关系,再加上这是他的第一部戏。
因此巴黎文学界的大多数人只想看他的笑话,并未选择去做些什麽。
要问原因的话,简单来说,掉价!俄国佬的戏剧再好能好到哪里去?更何况他还是第一次演这个。
如果恶意的阻挠没有多少的话,那麽米哈伊尔便直接选择相信这部剧的魅力。
而有些事情确实也就像费尔南多想的那样,有太多人都是冲着米哈伊尔的名声亦或者这部戏本身的噱头而来。
有人出于刺激想要看看有关妓女的戏剧到底是什麽样子,有人是爱屋及乌,选择来支持一下,还有人可能真的是馋米哈伊尔的身子
但无论如何,戏剧的质量才是最要紧的,如若无法博得观众们的认可,那麽刚才所说的一切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
而随着这些事情的发生,《茶花女》首演的日子已经到来。
得益于米哈伊尔的宣传和努力,《茶花女》的戏票几乎可以说是全部卖光了,因此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夜晚,蒙马特剧院前所未有地热闹了起来。
负责招待客人和指挥一些人维持秩序的埃蒂安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象,明明蒙马特剧院附近的街道他早已熟的不能再熟,可当看到一辆辆奢华的马车载着尊贵的客人前来,他一时之间只觉得这条街道是如此的陌生。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灯光的映照下,在巴黎的见证下,那些尊贵且体面的客人们一一进入了她们那视野极好的包厢,当这些人走进去后,一股有着更强的生命力的观众这才如同海啸一般登场。
他们有的是专业的剧评家,有的是充满好奇的艺术学院的学生,有的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更多的则是经常观看戏剧且爱憎分明的普通的观众,他们才是真正决定一部戏剧是否能够在巴黎成功的主体。
当这个夜晚继续往更深处走去后,包厢里的人流露出了别有意味的神情,剧评家们的表情逐渐严肃,并且开始审视自己看到的一切东西,波德莱尔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已经开始兴奋,巴斯德和他的其他学生朋友们在有些拘谨的同时,也是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而更多的观众,则是在这种微微有些躁动的氛围中积蓄着力量,一旦他们被打动,他们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可一旦他们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他们的嘘声也一定会毫不客气地淹没这个剧场,这是真正属于多数人的意志!
身处后台的米哈伊尔和其他演员尽管看不到这些景象,但是许多声音还是透过重重阻隔传了进来,既让有些知名的演员有点紧张,同时更让一些经验没那麽足的演员脸色煞白。
这部剧近日引起的关注和此时此刻外面的动静显然超出了他们很多人的意料,只不过他们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情绪在看到位于众人中心的那个人时,却是逐渐的平静下来了。
对于在场的很多人来说,这将近两个月的同这位青年的相处都称得上是一段格外神奇的旅程。
其中最让人觉得惊奇的便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尊重,不同于如今巴黎戏剧界常见的阶级分明丶压迫和打骂,在这位先生这里,一切都是那麽自然而然,但他绝非没有威严。
尽管他的话并不算多,但他下达的命令和给出的意见总能直指排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核心,而根据他的指示,一切困难仿佛都变得容易起来了。
这样的天才又怎能不令人心悦诚服?
与此同时,最重要的还是他身上那种旺盛却并非狂妄的自信,就仿佛只要跟着他往前走,就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一样。
而就在此时此刻,他突然轻轻地拍了拍手,当在场的众人都朝他看去时,他那张带着淡淡的笑意的脸庞莫名的有一种神圣感,而他也用着坚实的语调说出了他那句令人安心的话:
「我们会成功的。准备上场吧。」
当在场的众人听到这样的指示后瞬间就是精神一振,而就在他们陆陆续续地走向自己应该在的位置的时候,作为这部戏剧的女主角的玛丽·杜普莱西却是留到了最后。
而她先是看了米哈伊尔那张平淡的脸好一会儿,接着便深深地低了下头,然后用略带一点颤抖的语气问道:「我能吻您的手吗?」
这样的行为在如今的巴黎的社交场当中是极其罕见的行为,而米哈伊尔会不会答应,跟他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的玛丽·杜普莱西其实并没有把握,但内心涌动着的某种难以言说的激情还是促使她说出了这句不同寻常的话。
在短暂的沉默过后,米哈伊尔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中:「不如我们握握手吧。」
听到这样的话,尽管这位姑娘愣了一下,但面对米哈伊尔伸出来的手,她最终还是用力地握了上去。
而与此同时,米哈伊尔的声音再次清晰有力地传进了她的耳朵当中:
「请您相信,您此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而在今夜,您完完全全是属于您自己的,或许今后也是如此。愿您得偿所愿。」
「我会的。」
忍住几乎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玛丽·杜普莱西走向了属于她的另一种命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