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宝贝(1 / 2)
第258章 挑毛病
5月2日中午一点。
刚吃完午饭。
趁着午休时间,李哲将众人叫到三号大棚。
李哲站在大棚中间,看着陆续聚拢过来的员工,清了清嗓子。
「都静一静,趁着休息,咱们开个小会说点事。」李哲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大棚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目光扫过众人,从旁边的李卫东,到机灵的林小虎,再到戴着眼镜丶透着书卷气的陈守耕最后落在身材微胖的金百万身上,说道:
「前几天钱老板来大棚参观的事,大伙儿应该都有印象吧?那位钱老板是廊方市绿源农业公司的总经理,看完咱们的大棚,想投资咱们四季青公司。」
这话一出,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赵铁柱拍了拍大腿,嗓门洪亮:「投资?那是好事啊!咱们这不正缺钱建大棚嘛!」
旁边的朱益民却皱着眉,小声嘀咕:「可咱也不知道这钱老板到底靠不靠谱,别是来坑人的吧?」
李哲抬手压了压,等议论声小了些,继续说道:「我当时也摸不清他的底细,没敢立刻答应。
这两天我让金哥去市里打听了,让他跟大伙儿说说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金百万身上。
金百万往前站了两步,双手往身前一揣,慢悠悠地开口:「我这两天跑遍了市里,把绿源农业公司的底摸得差不多了。
这家公司是去年3月成立的,公司有一定的实力和背景。跟银行的关系比较近,咱们以后要是再想贷款扩建大棚,有这家公司帮忙,能省不少事。」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心里却想着没说出口的话:绿源农业公司不止钱多多一个股东,其他几个股东也都有背景,要是真把他们拒绝了,保不齐会影响到种植户在信用社的贷款,也会间接影响四季青公司的利益。
而且他还查到,钱多多母亲在农行职位不低,真要合作,贷款的事基本不用愁。
「咱们现在有24个蔬菜大棚,手头差不多有20万资金。」李哲的声音再次响起,拉回了众人的注意力,「今年咱们的目标是建一百亩蔬菜大棚,依靠目前的资金,远远不够。所以我琢磨着,
要是绿源农业公司有诚意,咱们可以考虑让他们投资,大伙儿怎麽看?」
陈守耕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绿源有资源,能帮咱们解决贷款问题,这是好事。但咱们得守住底线,不能让他们占太多股份,不然以后公司的经营方向都得听他们的,咱们这麽久的心血就白费了。」
李哲点点头,赞同道:「陈老师说的在理,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就算同意他们投资,也绝不会让他们占太多股份。
而且我会在合同里写清楚,限制他们的投票权,比如让他们直接放弃表决权,不参与公司管理,就只享受利润分成丶红利分配这些财产性权益。」
「可他们能同意吗?」陈守耕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没哪个投资方愿意只出钱不掌权。
李哲笑了笑,语气从容:「同意,就说明他们是真心想合作;不同意,那咱们就暂时不合作。
咱们虽然发展会慢一点,但有京城蔬菜公司的支持,影响不会太大。」
金百万这时又补充道:「其实跟他们合作还有个好处,绿源农业公司在廊方市的影响力不小,
能帮咱们打通本地市场。
咱们现在的反季节蔬菜主要供京城,要是能占了廊方的市场,以后就算种的人多了,咱们也能稳赚。」
「咱们的反季节蔬菜不是不愁卖吗?还用得着他们帮着打开市场?」林小虎挠了挠头,一脸疑惑。
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耐心解释:「虎子,有些事没你想的那麽简单。」
李卫东接着说:「虎子,别管啥地方都有地头蛇,你来的晚,我们刚去京城卖菜那会,也有人打反季节蔬菜的主意,后来也是有贵人帮忙,再加上咱们和涉外酒店合作,那些地头蛇才不敢打主意了。」
「没错,这些人可以帮着咱们打点地头蛇,能省不少事,只要咱们占了廊方市的反季节蔬菜市场。以后即便种反季节蔬菜的人多了,咱们一样能赚钱。」金百万在一旁连连点头,他以前是蔬菜收购商,最清楚渠道的重要性,有了绿源公司的助力,四季青公司在廊方的发展会顺利很多。
其实李哲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以他手里的股份,完全能自己做决定,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就是想让大伙儿心里有个数,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
等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李哲喝了口茶水,又抛出一个新想法:「还有件事跟大伙儿说一下。
咱们现在大棚不少,但每次开会丶吃饭都挤在大棚里,现在人还不算多,勉强能站下。
可以后咱们会有更多合作种植户,还会招新员工,总在大棚里也不是事儿。
我想建个食堂,大一点的,能容纳上百人吃饭,平时还能用来开会丶培训种植户,大伙儿觉得怎麽样?」
『我同意!」李酒缸第一个举手,声音响亮「这主意好!现在搭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在大棚里太不方便了。建个食堂,下雨下雪都不怕,还能舒舒服服吃饭。」他是团队里的厨师,每天在大棚里做饭,最清楚其中的不便。
金百万也连忙附和:「我也同意。以后公司做大了,肯定会有客户来谈生意,连个正式的地方都没有,多影响形象啊。建个食堂,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当会议室,一举两得。」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马来小最关心成本,她皱着眉问:「建个食堂得花多少钱啊?别钱都花在食堂上,影响建大棚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具体多少钱我现在也说不准。」李哲坦诚道,「回头我找建筑队的人来估个价,到时候把具体费用告诉大伙儿,咱们一起商量。」
「李哥,那食堂建在哪儿啊?」林小虎又问,眼里满是期待。
李哲看向大棚外,眼神里透着憧憬:「建食堂只是第一步,我还想建一个完善的种植园区。
到时候除了食堂,还有仓储区,分常温仓储和冷藏仓储,常温的放农具丶肥料,冷藏的存新鲜蔬菜,免得蔬菜摘下来没地方放,坏了可惜:
还得有办公区,以后会计丶采购这些岗位得有专门的地方办公:
再建个技术指导站,方便技术员给给种植户做指导,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还得留块地方建员工宿舍,让大家累了有个休息的地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麽大的园区,占地面积肯定小不了,所以位置得好好规划。而且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还得找王支书商量,看看村里能不能批块合适的地。」
众人听完,都惊呆了,紧接着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
赵铁柱激动地说:「要是真能建成这样的园区,咱们四季青可就成大公司了!以后咱们也能像城里上班的人一样,有正经的办公地方丶宿舍了!」
朱益民也难掩激动:「技术站这主意好,以后能方便大家交流种植技术,也能请陈老师给大家讲讲课。」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园区里得种点树,看着舒服;有的说办公区得建得气派点,彰显公司实力;还有的说宿舍里得配点基本家具,让员工住得舒心。
大棚里的气氛热烈得像过年一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大营村村北的田埂上还留着昨夜的露水,踩上去软乎乎的沾着泥。
李哲蹲在腌渍小黄瓜的田垄边,手指轻轻碰了碰藤蔓上卷着的嫩须三月24日种下的种子,如今刚好一个月零九天,黄瓜秧已经爬满了半人高的竹架,巴掌大的叶子层层叠叠,藏在叶缝里的小黄瓜有小拇指粗。
青刀豆田的长势也不错,豆秧顺着拉好的尼龙绳往上蹄,豆荚刚冒尖,细细长长地垂着,风一吹就轻轻晃,透着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儿。
「孙哥,这黄瓜的水肥跟得上不?」李哲直起身,看着不远处正弯腰草的孙强。
孙强听见喊声,跛着脚快步走过来,嗓门亮得能传半里地:「李老弟你放心!按你说的,隔三天浇回腐熟的鸡粪水,昨天刚撒了遍草木灰防蚜虫,您瞧这叶子,油亮得能照见人!」
他说着就扯过一片黄瓜叶给李哲看,叶面上没半点虫眼,「青刀豆也一样,再过二十天准能摘,到时候一筐筐的保准新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