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8章 大家好(1 / 2)

加入书签

第198章 大家好

万安镇,农村信用社。

孙立国冲泡了一缸子茶水递给李哲,「老弟,你的运气是真好,最后一波福利让你给抄上了。」

「孙哥,啥意思?」李哲被这没头没尾的话说蒙了。

孙立国小声说道:「上面刚下了文件,无息贷款停止新增发放。年后再来信用社贷款,就要算利息了。」

对于这一点,李哲是有心理准备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这件事对于他的蔬菜大棚扩建计划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李哲有两种扩建模式,第一种就是和家人丶朋友一起成立蔬菜公司,租赁集体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并且自产自销。

第二种模式,跟普通的农户合作,交给他们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帮着他们从信用社贷款,同时签订蔬菜收购协议,并且将蔬菜协议加价转卖给京城市蔬菜公司。

第一种扩建模式,李哲说了算,哪怕再次贷款会增加利息,影响也不大,无非是少赚一点。

但第二种扩建模式,需要和农户合作,让农户自己从信用社贷款,村里人的日子都不是很宽裕,无息贷款和有利息的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影响不小,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这一点望而却步。

不过,李哲思索了没多久,神色又轻松了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反过来想想,贷款利息其实也是一种筛选和门槛,将那些种植反季节蔬菜积极性不高的人挡在外面。

一开始将门槛提高,能筛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也是一件好事。

就像李哲当初成立大营村蔬菜合作社,要求社员每月缴纳4元社费,就是故意提高加入门槛,

看热闹您就在外面看,这屋子地方小,站不下。

「孙哥,您听说过京城市蔬菜公司吗?」

孙立国笑道:「老弟,这个公司我还真听过。」

这下轮到李哲意外了,「您跟这个公司打过交道?」

「那倒没有。这里面的关系有点复杂,农业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计划,其中就包括农行的菜篮子工程专项贷款,这京城市蔬菜公司就是贷款大户,蔬菜的收购丶储存丶运输都要依赖周边农行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上边早就跟我们打过招呼,这属于优先级的『大客户』。」

孙立国说完,下意识地问:「这家公司想收购你的反季节蔬菜?」

「对,他们总经理刘建华找的我,很有诚意。但您也知道,我总共就建了十几亩大棚,那点产量还不够他们塞牙缝,所以,我就想着再扩建蔬菜大棚的规模。」李哲喝了口茶水,继续说: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想着把种植蔬菜大棚的技术教给村民,让他们也跟着我一起种植蔬菜大棚?您觉得这个想法怎麽样?」

这也是李哲今儿个来的关键目的。他想要扩建蔬菜大棚规模,离不开信用社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其他的不说,就一个资金问题就绕不过去。

这年头村里人都不富裕,想建造蔬菜大棚,大多数人都得去信用社贷款,没有信用社的支持,

李哲的扩建计划根本无法施行。

孙立国立刻猜中了李哲的想法,去年他支持李哲建蔬菜大棚,就是希望他能带动其他农户一起来信用社贷款。

「老弟,咱们关系这麽熟了,我实话跟你说,我们每年都有放款任务。今年没了无息贷款政策,让农户贷款的难度更大了,我是打心眼里支持你这个计划。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些隐患,咱们还得先研究研究。」孙立国端起暖壶,给李哲续了一杯水,

「无息贷款是从八三年开始发放的,很多贷款都办理了延期,最长期限是五年,也就是88年到期。结果大部分贷款都收不回来,再加上『父债子还」的政策影响不好,所以,无息贷款就暂停新增发放了,虽然还没有完全暂停,但我估摸着也快了。

同时,上面要求严格处理不良债务问题,以后,不良债务也会成为信用社的「核心』考核。我们压力很大啊。」

李哲听明白了,「您是担心农户种植蔬菜大棚亏了钱,还不上贷款。」

「没错,我就是担心这个。李老弟你的本事我是相信的,你借钱,我也是一百个放心。但那些村民我信不过,他们可没你这本事,万一大棚建起来,没赚钱,反倒亏了钱,又是一笔烂帐。」孙立国瞅了瞅外面,叹道:

「到了年根,我们的信贷员一直在外面催收,结果呢?集体企业的负责人失踪了,个人贷款的村民也找不到人,快愁死我了。」

「孙哥,您的担心是对的,这个问题确实要考虑。」从李哲的角度看,提高信用社的贷款难度并不是什麽坏事,贷款额度就那麽多,别人都贷走了,他拿什麽扩建蔬菜大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