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章 规模(1 / 2)

加入书签

第191章 规模

刘建华下意识地问:「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难度很高吗?」

李哲答道:「确实有不小的门槛,需要资金丶技术丶资源,少一个都不成。」

「我听说您的反季节蔬菜是在大棚里种植的,我也见过不少暖棚和大棚,能说说您的大棚和普通大棚丶暖棚的区别吗?」刘建华追问。

这也不是什麽秘密,李哲想瞒也瞒不住。「我的蔬菜大棚下挖了一米深,主要是靠日光和地温保暖。」

「冬天需要烧煤吗?」

李哲斟酌了一下:「一般情况下不用。极端天气或气温较低的时候也需要烧煤升温。」

「李哲同志,今年冬天有扩建蔬菜大棚的想法吗?」

「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李哲回答得很乾脆。

这时候,服务员走过来,开始给两人上菜。

「李哲同志,咱们边吃边聊。」刘建华做了个「请」的手势,继续问:「你大概能扩大多大规模?」

「那肯定是越多越好,但制约大棚扩张的因素很多,很难给您一个准确数字,我只能说至少百亩以上。」李哲说完,也不客气,自顾自地切着牛排吃起来。

「不够啊。」

刘建华忍不住摇头,他往前凑了凑,提议道,「李哲同志,我们公司在京郊有个农场,有六千多亩地。如果我聘请你做农场的大棚蔬菜技术顾问,您明年能种出多少亩蔬菜大棚?」

李哲笑了笑,拿出一盒万宝路递给对方一支,自己也拿了一根叼在嘴里,从兜里掏出Zippo打火机点着火,抽了一口。

刘建华低头看着手里的万宝路香菸,露出一抹苦笑。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怕是请不起对方。自己能给他的工资和奖金,恐怕一个月还买不了两包烟。

「刘总,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我当初建造蔬菜大棚的原因,就是为了响应菜篮子计划,让咱们老百姓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不是不想扩建,但大棚的建造费用很高,我建造一个大棚的花费在六千元左右。

一百亩就是六十万,一千亩就是六百万,单是资金这方面我就承受不了。」李哲说出自己的难处,话锋一转,「当然,我跟您比不了,您家大业大,肯定不会把这点钱放在眼里。」

刘建华皱着眉,「如果蔬菜大棚建成了,种植反季节蔬菜风险大吗?」

「那肯定的。资金只是最基本的,如果遇到极端天气,不光会影响大棚蔬菜,甚至连大棚都会遭到破坏。如果无法及时发现或修,寒冬腊月一晚上就能把菜冻坏,肯定会减产,甚至绝收。」李哲吸了一口烟,继续说:

「技术方面也是一个关键,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的种植区别很大。我现在的种植面积小,还能看顾过来。等大棚的种植面积大了,我自己肯定看顾不过来,手下的技术员如果经验不足,也会导致大棚蔬菜减产。」

李哲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把困难摆在明面一一干成了,那是我的本事;干不成,那是你运气不好。

李哲试探道:「刘总,贵农场也想建蔬菜大棚,不知道您规划建多少亩?」

刘建华有些尴尬。听了李哲说的话,他的心气直接被打掉了。

在农场建蔬菜大棚的事,他干不了。

至少今年干不了。

这主要跟他们公司的性质有关。他们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京城蔬菜供应的稳定,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控制蔬菜零售价格总水平。

当然,这个蔬菜不包括反季节蔬菜,冬季只有白菜丶土豆丶萝下这些保证民生的蔬菜,

简单地说,到了冬天他们公司主要精力都放在白菜丶土豆丶萝下上,如果这三种菜无法稳定供应,他这个总经理就做到头了。

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费用太高丶风险太大,如果他调集资源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很可能会影响到民生菜的保障,这个责任和风险太大了,他担不起。

刘建华很坦然地说:「之前,我确实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想法,但是听了您的一席话,感觉风险有些大。就算我申请建造蔬菜大棚,上级部门也未必会同意。我们京城市蔬菜公司的首要责任还是保障冬储菜的供应,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不成熟前,不会大规模种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