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轮回(1 / 2)
第287章 轮回
元平二十五年五月,扬州牧徐青上奏天子,言金阳府同知李慕白拥兵自重,囚害新任知府及金阳百官,越礼法,祭祀邪神等八大罪,请皇命讨之。
六月,圣旨传至州府,命梁王箫烨总领扬州军事,剿灭逆贼,将功折罪。
梁王受命,点州兵三万沿渭水而下,直取清河,并做「讨逆文」告金阳百姓。
同月,金阳同知李慕白上书,状告扬州牧徐青,金阳知府崔绍及梁王箫烨越权坏法,杀民害命,假传圣旨等十大罪,点清河县尉宋健为将,并府兵一万于清河迎敌,同做「讨逆文」传于州府。
如此这般,七月中旬。
安平县,神判庙。
虽然那封讨逆文带来了不小惊吓,但这并不能阻止神判祭典的进行。
三月筹谋,万事俱备,数百万善信聚涌而来,以神判庙为中心举行祭典,发展至周边十馀县地,盛况空前,普天同庆。
而另一边,道门清平观,佛门东莲寺,也有祭典召开。
「罗天大!」
清平观内,换了一身高功法袍的清玄,面对这少有的盛况,却是眉头紧皱。
三月前察觉神判庙图谋后,他们便立即展开了行动,针锋相对的进行反制。
反制有二,一是上报州府,由潜龙兴兵讨伐,二是各自举行罗天大与水路法会,以抗衡这神判祭典。
但这等大祭仪式,不是说办就能办的,每一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只能由自身支出,不能加征于百姓,否则香火未成,业力先至。
作为道释二门在金阳之地的显宗,底蕴深厚的清平观与东莲寺虽然支撑得起这大祭消耗,但奈何事发突然,准备不足,那神判大祭又专美于前,让他们很难与之竞争。
这等祭仪,物力消耗,不过其次,关键还是在人。
毕竟祭祀的本质,就是凝聚香火愿力,你场面搞得再大,没人捧场那也毫无意义。
如今神判祭典,罗天大,水路法会三大祭典同时召开,这要金阳百姓如何选择?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百姓,都会倾向于神判祭典。
毕竟这些年来,神判庙香火最盛,神判祭典更受瞩目,甚至取代年关,成为了金阳百姓心中最重要的节日。
反观清平观的罗天大与东莲寺的水陆大会,虽然也有不小的影响力,但与这神判祭典相比依旧黯然失色。
如此三方竞争,神判祭典自是百姓首选。
这无疑会让清平观与东莲寺陷入不利境地。
两家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信仰这种东西你不能直接逼迫,人心难测,若是强逼,谁也不能保证他是信你还是恨你,最后香火祝愿未得,反遭业力怨恨。
所以如今,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神判大祭,积蓄力量。
至于潜龙—
一州之地,纵横数十方里,金陵与金阳虽有渭水运河之便,但调运兵马也需要一段时间,现在那潜龙与三方州兵还在渭水之上赶路呢,最快也要月底才能抵达。
潜龙兵锋未至,他们也不好动作,毕竟那位金阳府君还在,作为金阳神道之主,他不做表态,清平观与东莲寺也不好出手。
毕竟那宋襄再怎麽说,身上都挂着他金阳府罚恶司功曹通判的官职。
其实事情到这一步,那位金阳府君的态度已经很明了了,各方不动既是给其最后的颜面,也是为全局的稳妥考虑。
所以「大有大做,小有小做!」
「虽然香火不及,但我道佛两家合力,多少都能制约一些,只要他不能立地成就四品之位,那这一着还是十死无生!」
「就是他有非常手段,能够立地成就四品,我两家在阴间牵制于他,让潜龙于阳间犁庭扫穴,毁他庙宇,绝他根基,一样能够釜底抽薪。」
「届时,他一人如何挡我两大教门之力,潜龙大势之威?」
清玄梳理思绪,方才定下心神。
不得不说,对方这手大祭,给了他们不小压力。
但也仅此而已!
祭仪之法,虽然强悍,但终究还是要看根本。
就如三年前,大陈朝廷在北地举行的祭天大仪,固然是诛除旱魅鬼王的关键,但若没有那几位三品大神作为承载,那这祭仪之力也难以发挥。
如今也是同样,这神判祭典办得再好,也难以改变那宋襄只是六品神祗的事实。
品阶局限于此,纵有祭仪加持,也难逆天改命。
起码,金阳这一府之地的祭仪做不到。
所以时光匆匆,终至八月。
梁王箫烨领州兵三万,自金陵渭水顺流而下,直至金阳清河之关。
清河县,黄山关。
清河县尉宋健领府兵一万并宋氏子弟八千,分别驻守清河县与黄山关,并封锁清河河道禁止船只通行,令箫烨大军难以直捣黄龙,攻打金阳。
最终箫烨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黄山关,一路对垒清河口,两军成对峙之态。
同一时间,安平县,神判庙。
八月初一,诞辰到,庆典开。
神判庙前,青阶之上,宋文拄着拐杖,行动却不迟缓,反而有几分健步如飞之感。
在他身后,还有一众满头霜白,但依旧精神翼铄的老人,初略望去有上千之多,正是近些年来名动金阳的「千叟人瑞!」
千馀老叟,尽皆百岁,依旧精神抖擞,同他一起来到庙中,率先进奉香火。
秉持香火,来到殿中,望着那尊熟悉非常,但又有几分陌生的神判像,宋文不由忆起了当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