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章 大祭(1 / 2)

加入书签

第241章 大祭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而去,很快秋收便结束了。

秋收结束之后,农家人便迎来了一年之中难得的闲暇时光。

自古秋收起兵,原因便是如此,既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又有富馀的人力调用,可以发动一场战争,哪怕败退也能卷土重来。

春夏起兵就不同了,田地荒废,粮食欠收,胜还能劫掠对手以战养战,败那就一无所有,万劫不复了。

所以说,农为天下之本,荒废农事就是自毁根基。

秋收闲暇,原本不过几日,毕竟就算没有战事,官府那边也有不少役要服,不可能让百姓有太多的闲暇。

所幸小黄村重建,一切百废待兴,实在难以抽身,所以宋文走了点关系,官府也顺水推舟做出宽待,免除了小黄村人今年的役。

役虽得以免除,但小黄村人依旧忙碌,建造牛棚猪圈,修理鸡舍鸭栏,还要抽出人力,在村外挖几亩方塘,疏通水渠,放养鱼苗。

不知有多少工作要忙。

甚至到夜里,也不得停歇,还要努力造人,因为村长宋文代土地神发话了,小黄村要休养生息,增添人丁香火,无论谁家生子,村里都有补贴,生得越多补贴越多。

如此这般,数日过去,终到庙祭之时。

众人依旧忙碌,但却欢声笑语,喜庆的氛围在村中弥漫。

打谷场上,土地庙前,更是热火朝天,村民齐聚于此,男人杀猪宰羊,女人洗碗备筷,孩童也成群结伴戏耍玩闹,一派田园风光,生机勃勃之景。

「一二三一—拉!」

几名汉子拉动绳索,将一头肥猪放倒在地,随后屠夫便持锤刀上前将之宰杀。

宋文在旁,严格督促:「手脚注意些,别伤了猪头,那是给土地爷的供品!」

祭祀神明,需有供品,这供品以三牲为主,分大三牲与小三牲,

大三牲为牛羊猪,小三牲为猪鱼鸡。

此次虽是小黄村的大祭,但一村土地不过十二等小神,按照礼法,不可以大三牲祭祀,只能供奉小三牲。

要不然,宋文还真打算去买两头牛羊回来宰杀。

虽没有买牛羊,但也买了头肥猪,小黄村虽也畜牧,但时日尚短不过几月功夫,圈里的小猪还没有能出栏,只能去其他村买了一头。

几名汉子将那肥猪放倒,熟练的捅喉放血,剔骨割肉,那一颗猪头更是理得乾乾净净,白白胖胖。

「嗯!」

宋文满意的点了点头,转向他处看去,几名冲动伙夫的汉子与妇人也在杀鸡宰鸭,刮鱼去鳞。

这鸡鸭鱼,就不是买的了。

这段时间,除去农田耕种,村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畜养牲畜,虽然牛猪未大无法出栏,但鸡鸭已经足可宰杀,塘里也养出了一批成鱼。

「这鸡,真肥!

「几个月的功夫,就长得这麽大?」

「是不是鸡种的问题?」

「什麽鸡种能长这麽快,何况我们这儿不就一种鸡吗?」

「这是土地神保佑!」

「我们村有土地神保佑,不仅土地肥沃,农田丰收,这牲畜也无病无灾,长得极快,你看才几月的功夫,这批鸡鸭便成了。」

「还有塘里的鱼,这开塘才多久啊,就长了这麽大个。」

「土地神保佑,土地神保佑!」

「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几名妇人,一边刷碗摘菜,一边交头接耳,面上的喜悦与满足根本遮掩不住。

宋文负手而来,巡视后厨状况,目光落到一名妇人身上,顿时大皱眉头:「你是张五媳妇吧,

肚子都这麽大了,怎麽还来干这活儿,去去去,找个地方坐着去,别闹出什麽事情。」

「村,村长!」

那张家妇人惶恐起身,腹间已有明显隆起,此时面对宋文有些不知所措。

周边几名妇人见此,连忙出声帮他解围:「村长放心,这才五六个月,干点活儿不碍事的,当年宋家村,我们也是这麽过来的——」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

宋文冷声一语:「孕妇要安心养胎,好为我小黄村添丁,这是土地神的交代,也是我小黄村的规矩,你们不要把宋家村张家村那一套带到我小黄村来,不然我丑话说在前头———」

一番训斥,众人惶然,只得连连点头,将那怀孕的妇人到一旁歇息。

但宋文还不满意,离开厨房便找到二弟宋才:「那张家媳妇的肚子已经见大,村子里的不少妇人也都怀了胎,你赶紧按照爹土地神的交代,在村里开间医馆,再找几个老道的妇人,土地神会入梦传授他们医术,以后村里所有孕妇生产,都要送到医馆去,不能在家里硬撑,还有告诉那帮混帐东西,哪个再让大肚子的下地干活,本村长代土地神抽死他!」

宋才点了点头:「知道了大哥!」

「嗯!」

宋文这才满意点头,转身而去。

孕妇生产,一直是一道鬼门关,稍有不好就可能母子双亡。

如今小黄村大搞生产,甚至重金补贴让孕妇添丁,那自不可能管挖不管理,让村里的孕妇独闯那鬼门关。

土地神已经下令,在村里开办医馆,还会以神人入梦之法,教授适合的村民医术,培养一批村医与稳婆,专门负责接生事宜。

「有医无药,也行不通,爹交代了,那五十亩良田,今后不再种粮食,而是改为药田,过段时间就让老六进城进点药种回来,把一些常用的药材种上。」

「有爹的土地神力保佑,这一季不仅粮食大丰收,鸡鸭鱼也养肥出栏了,过段时间还有猪牛羊,私塾开办之后,优先供给读书的孩童跟练武的村民,不然山匪强盗一来,什麽都要给他们做嫁衣。」

.

宋文心事重重,都在谋划未来。

如此这般,日近黄昏,祭祀之事终是准备妥当。

土地庙前,众人齐聚,以宋文等宋家九子为首,还有一众村民及老幼妇孺,手中各执三灶香火,土地庙中神像坐于高台,供桌之上已有猪鱼鸡三牲供奉,还有一个香炉摆放。

「我小黄村初建,一切百废待兴,全赖土地神在上保佑,使得田地丰收,六畜兴旺,今小黄村村长宋文领小黄村全体村民,虔心祭拜土地神宋襄伯玉公,保佑我小黄村年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拜!「

宋文说罢,躬身便拜,众人随他动作,向土地庙连做三拜。

「敬奉香火!」

随后宋文上前,步入土地庙中,将香火插入香炉,祭拜正中的土地神像。

众人在后,依次入内,恭敬奉上香火,很快便将香炉插满,使得土地庙内香火缭绕,恍若神仙境界,映照那尊泥塑神像,似也有了几分神韵,更是显得威严。

如此这般,祭祀完毕,众人退出土地庙,仅宋文站在面前,向着众人宣布:「祭祀已毕,众人入席,尽情吃喝,与土地神同乐!」

此话一出,方才还一派严肃的众人,立时喜笑颜开,纷纷入席围坐而坐。

一道道菜肴随之端来,酒肉冒着腾腾热气,大米泛着浓浓稻香。

「娘,肉,肉!」

「我要吃鱼!」

「好,娘给你夹!」

「这饭菜,这油水,当年周大财主,办的席也没这排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