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国子监与太学(2 / 2)
「正是如此!」程颢哼了一声,「太学不仅是学生,就连先生也以『险怪』标榜,视国子监内如濂溪先生这般不尚虚文丶潜心探究宇宙人生根本之理者为异类,斥其学说『玄虚』丶『近道』」。
他越说越是激愤:「殊不知濂溪先生由《易》入道,以《太极图说》阐发『无极而太极』至『万物化生』之宇宙生成,其意旨正在为儒家伦理确立形上根基,其『主静立人极』丶『中正仁义』之说,更是直指心性修养之根本,此乃『明体』之极致!其气象之博大精深,岂是他们所能明白?」
程颢和程颐如此为周敦颐鸣不平,也是有原因的.二程的父亲大理寺丞程珦,早在庆历六年,就将程颢丶程颐送至周敦颐处拜其为师了,如今二程师从周敦颐已有十年之久,感情深厚,且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来源于周敦颐的理论。
「说穿了,也就是国子监与太学之争,如今国子监式微,先生身为国子监博士,自然受到攻讦。」
洗完了碗筷的程颢,擦手说道:「昨夜我邀陆北顾同访濂溪先生,用意正在于此,其『矛盾』论,其锐利处,可破太学不少人的虚妄之说;其宏阔处,又能与濂溪先生探究宇宙人生根本之理的方向隐隐呼应。」
程颐的神情却比兄长凝重得多:「陆北顾才具,弟亦不敢否认,然其论锋芒太露,恐有偏颇之忧尤其他所言『王霸并用』,以霸道为破障之猛药,此论虽切中时弊,然霸道之『度』如何把握?稍有不慎,便是商韩复生,纲常崩坏!」
「更何况,昨夜他虽言『目的仍在回归王道,稳固纲常』,然此『回归』之路何其艰难?一旦开了『霸道』之口,人心贪欲便如洪水猛兽,岂能轻易约束?我忧其才高,更忧其路险。」
程颐的顾虑不无道理,人心总是这样,正如那句俗语「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所言一般。
「我又何尝不知?」
程颢说道:「其气象虽宏阔,根基却未定,正是因为其思想如野马脱缰,才急需濂溪先生这等深谙儒门根本丶持中守正的大儒,为其指明大道正途,涵养中和之气,使其磅礴才思不致流入偏激险怪一途。」
「况且,濂溪先生学问精深,气象博大,或能于此子身上,窥见未来儒学新变之契机,亦未可知。」
程颐默然片刻,终于颔首道:「兄长思虑周全,只是怕他辜负了兄长这番心意,若是在先生面前太过锋芒毕露,闹出什麽不愉快反倒不好.你我作为引荐之人,面子上也难看。」
「学问之道,如琢如磨。」
程颢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且看吧,在濂溪先生那里,或许能让我们,也让他自己,都看到更清晰的路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