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 突厥分裂,时机未到(1 / 2)

加入书签

第313章 突厥分裂,时机未到

羊皮纸上其中最核心丶也让两人脸色骤变的是末尾那两行字:

『颉利重用赵德言,使薛延陀丶回纥丶拔野古丶阿跌丶同罗丶仆骨丶霫……十馀部叛离颉利。』

『十二月初,颉利命突利征讨,遇大雪无功而返。』

也难怪黄春和苏定方如此失态。

东突厥内部竟突然出现了如此剧烈的分裂。

仿佛一夜之间,那个曾经雄踞北疆的庞大汗国便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

许敬宗的目光落在羊皮纸后半段,缓缓开口:「是因为羊毛?」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后面赫然写着:

『赵德言定苛税,凡贩卖至大唐货物,皆收取十之五的税收,突厥境内所有羊毛,皆要在牙帐进行交易,否则一律禁止运往大唐。』

「这赵德言是看到了羊毛的利益?」

许敬宗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

他毕竟是文官出身,对财货利弊的敏感度比苏定方和黄春要更敏锐些。

随即,他向众人解释起这位赵德言的来历:「此人本是汉人,中原战乱之时,他弃了故土北投突厥,竟被颉利可汗视作心腹,委以重任。」

「说起来,他的定位倒与汉朝时投奔匈奴的中行说有些相似,只是论起能力和手段,比起中行说可真是天差地别。」

许敬宗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不屑:「此人生性极其贪婪,仗着颉利的宠信在突厥境内恃势专权,不仅逼着各部落改易旧有的风俗习惯,还添设了许多繁琐苛刻的政令,早已让突厥各部落怨声载道。」

他接着补充道:「如今恰逢今年冬天又赶上了百年难遇的大雪,雪深足足有几尺,草原上的牲畜冻死了大半,再加上连年的饥荒,突厥的百姓早就到了饥寒交迫的地步。」

「颉利的牙帐府库定然空虚,拿不出钱粮赈济,所以这赵德言便趁机谏言,要向各部落徵收重税,这才让突厥内部彻底炸开了锅。」

「如此一来,突厥内部上下离心,怨声载道,各部落纷纷反叛,突厥的兵力也就此日渐衰弱。」

老许日后不愧是能做上宰相的人。

能结合羊皮纸上的内容看出这些门道来,属实不易。

温禾捻着下巴,心中暗自思忖。

薛延陀丶回纥这些部落会背叛颉利,其实在他的意料之中。

历史上,这些部落本就与颉利的牙帐离心离德,只是如今叛乱的时间,比史料上记载的要早了不少。

这其中的缘由,他大致能猜到几分。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大唐并没有在会州一战中大败突厥,而是在渭水之盟后采取了分化拉拢的策略,才慢慢瓦解了突厥的势力。

可在现在这个时间线上,会州一战,颉利所部大败而归,一路上丢盔卸甲,不知丢弃了多少粮草辎重,元气大伤。

偏偏今年突厥又遭遇了这场毁灭性的大雪,加上赵德言在羊毛贸易上的这番「骚操作」。

东突厥提前走向分裂,仔细想来,倒也不算完全没有徵兆。

「如此说来,这羊毛贸易反倒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黄春咂了咂嘴,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他实在没想到,那些看起来看似废物的羊毛,竟能让突厥出现这麽大的变动。

他不禁朝着温禾投去目光。

难不成这少年早就想到这一点了。

苏定方却没心思琢磨这些,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中亮得惊人。

「东突厥竟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动,这是天赐良机!我等该立刻将此事禀告陛下才是!」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前次会州一战,眼看就要生擒颉利,却让那突厥可汗借着混乱逃脱,这一直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这些日子,他心里想的念的,都是一雪前耻。

「若是能借着这一次机会,陛下决定征伐突厥,某绝不会再让颉利有逃跑的机会!」

苏定方目光坚毅的说道。

「到时候,某愿请命为先锋,直捣颉利的牙帐,将他擒回长安,为陛下献舞。」

黄春也点头附和:「苏中郎说得是,此事事关重大,拖延不得,必须立刻进宫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下一步的方略。」

温禾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击着,指尖与木桌碰撞出规律的轻响,心中却丝毫没有苏定方等人那般乐观。

「虽是如此,可那些叛离的部落,未必愿意归顺大唐。」

他抬眸看向三人,语气凝重。

「尤其是那薛延陀,其首领夷男素来有野心,若是让他们借着颉利衰弱的机会壮大起来,日后恐怕会成为新的祸患,不得不防啊。」

苏定方丶许敬宗和黄春闻言,都不由得愣住了,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

「那个什麽夷男是何人?」

苏定方率先发问,他虽是武将,却对草原深处的部落首领不甚了解。

他们三人,一个是刚刚提拔上来的中郎将,目光多聚焦于战场交锋。

一个虽通政务,却也只熟悉突厥颉利身边的人和事。

黄春更不用说,他久在宫中,此前从未参与过边地军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