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16章 唐宋八大家(1 / 2)

加入书签

天幕上画面一转。

一个个虚影如同跑马灯一般不断出现。

最後画面慢慢停了下来,镜头定格在一个满脸儒雅的老䭾身上,两个字也显现其中。

韩愈!

紧接着一段富有节奏感的RAP将韩愈的一声快速道来。

【听韩愈说那古文,就早该替成骈文,文章要写的出神,先要是笔下有魂】

【三年科举而不中,说来也是少年痛,也非是读书无用,是出身比那笔重!】

【来论那马儿伯乐,终未是擦肩而过,而後笔下的帝王错,就应该算是人祸】

......

【万人壮志曾在胸,可大多成了万场空,而~昌黎先生这一生...】

【像极了一盏长灯!】

韩愈!

韩昌黎!

唐宪宗时期,许多文人听到韩愈的名字时恍然,心中下意识的升起一阵失落。

随後又有些骄傲的挺了挺胸膛,韩愈是他们这个时期的人,就这麽一点关联就可以让许多人升起自豪。

人是很会找认同感的生物。

对比框架的不同能比较的对象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即便这些东西其实跟他们并没有什麽关系。

韩愈此时怔怔的看着天幕,他实在想不到他的一生竟然会被後人用这样的形式给道出。

“昌黎先生恭喜,您为这八大家之一当之无愧!”

“是极,如是您上榜某无任何意见。”

“昌黎先生之名此後定当传颂天下,可喜可贺!”

...

“谬赞...实在是谬赞了。”

韩愈听到好友同僚的夸赞声老脸一红。

什麽一盏明灯说的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韩愈心中虽有喜却并无自得,反而感受到了山岳般沉重的压力。

後人给予他如此赞誉,他如何能辜负这一份期望?

天幕上画面一转另一个名字出现。

柳宗元!

【看江雪到了身前,便有了那首绝言,自河东出的柳宗元,在怀念一个少年】

【从二十一岁及第,到三十三岁乏力,把山水写了千句,可机缘再是难遇】

【从大权在握,到天子不赦,永州的十年难过,像只剩下了白色】

...

【柳州的那片柳树,在昨日起了晨雾,而回河东的小路,只走了...四十七步】

极其富有节奏的朗诵之声,让不少原本对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的百姓,也跟着摇头晃脑了起来。

这听起来可比那说书先生讲的故事要有趣太多了,简直朗朗上口。

他们听了一会都能跟着念。

各时空许多人听到这里也都反应了过来。

这里面每一个字都不是瞎写的,每一行都代表着人生中的某一段历程。

於此同时画面一转,漫天的风雪中,一人於江中独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短短四行诗描绘出了一片孤寂到极致的场景,画面感扑面而来。

“千万孤独...”

“此人究竟是伤心到了何种地步,才能写出这样孤独且洒脱的诗句出来。”

嬴政这一刻彷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了漫天的风雪。

“天子不赦吗?”

“我大唐的皇帝究竟在乱七八糟搞什麽东西!”

“不会当皇帝就不要坐到那个位置上好吗?”

“一群个笨蛋蠢猪!”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