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4章 大明宝钞(1 / 2)
洪武年间。
朱元璋听到这里的时候脸都黑了。
要知道他建立大明以後可是多次下令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同时也对官方贸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如洪武四年的时候就下令“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止沿海百姓私自与外国通商,在洪武十四年之後更是认为片板不许下海。
现在跟他说大明不出海是一件错到离谱的事情,这简直就相当於在他的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可是这也不能全怪他啊,当时他刚建立大明,大明的统治还并不是那麽稳定,残馀元朝势力虽然退出了中原大地,但仍盘踞在草原。
而在南方沿海地区还有支持故元以及张士诚丶方国珍等余部的反抗势力。
天下也还没有彻底的安定下来。
在这个时期他认为他禁海是没有错的。
到了後来内部稳定之後,他也不认为禁海是有什麽问题的。
国家初定当以农为本,海外贸易易滋生流民,不利於大明长远的统治。
他又没有开天眼,哪里能看到这麽远的事情。
能让大明在他的手中稳固下去就很不错了!
秦始皇年间。
“可惜了。”
嬴政叹了一口气,即便大明不是大秦他也还是为大明错过了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到可惜。
但同时他也明白这事情或许还真怪不到老朱家皇帝的头上。
因为这事情根本就没办法说。
谁能想的到大海之上有如此海量的财富呢。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的七下西洋指的是明朝自永乐丶宣德年间由朝廷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
【也可以说是华夏古代航海史的巅峰壮举,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堪称空前】
【那麽说到这里,大家对於郑和七下西洋的印象都是什麽呢?】
【耀武扬威?好大喜功?人傻钱多,喜欢当冤大头送钱?】
【郑和七下西洋单纯从经济上的角度来说,究竟是亏钱了还是赚钱了呢?】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天幕眼睛微眯。
亏钱?赚钱?
这个问题值得如此争论吗?
要是不挣钱,朕会让郑和连着下那麽多次吗?
花这麽大价钱建造这麽多宝船,总不能是为了单纯出去转一圈吧。
後人自己不是都说了,一切庞大活动的背後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利益吗?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这个项目其实不但不亏钱,甚至还很挣钱】
【那麽问题来了,如果很挣钱的话,为什麽仅仅七次之後下西洋的活动就被叫停了呢?】
【这就是这个话题里面有意思的地方了,项目是挣钱的,但有人在里面亏了钱】
【要讲明白郑和下西洋这个项目为什麽会存在,还得从永乐年间的经济开始说起】
【在1402年,也就是永乐三十五年的时候,朱棣合法的取得了大明皇帝的席位后就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此时此刻的大明虽然粮草不缺丶兵强马壮,但大明的货币似乎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当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天幕上方弹幕滚滚如潮。
【并非小问题!】
【合法】
【核法!】
【细节合法】
朱棣看到这里的时候脸直接红了。
他不明白!
为什麽後人们非要抓着这些问题死死不放呢!
难道不合法吗?
此时朱棣觉得当初给自己改成永乐三十五年即位真的是一步臭棋。
并且臭不可闻!
早知道还不如老老实实记载是建文四年後登基的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