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耐人寻味的专访(1 / 2)

加入书签

此时沈父沈母以及沈栋两口子正站在报社门口交谈着,一家人穿戴整齐,看样子也是来接受采访的。

看到姜姒下车,几人惊讶了一瞬。

“他们怎麽也来了?”何琳面露诧异。

“你管别人家的事做什麽。”沈母语气淡淡的说了一句。

如果没有那天京市大饭店发生的那一幕,或许她还会放下身段主动上去打声招呼。

但老二媳妇把霍家已经得罪死了,所以她也没有必要再过去自取其辱。

霍家现在是日如中天,可他们沈家也不差。

再怎麽说,沈父大小也是一个副司令,除非他犯什麽原则性的错误,要不然霍家也拿他没办法。

最让她欣慰的还是老大。

听说这次给他做专访的,可是国民日报社的文总编!

想着这些,沈母主动挽上了儿子的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得意。

姜姒显然也看到了,但也只是看了一眼就淡淡地收回了目光。

恰在此时,霍廷淮从报社大门快步迎了出来。

“不好意思,上午临时有个小会,耽误你们了。”

因着是在单位,霍廷淮并没有喊堂哥堂嫂,而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没关系,我们也是刚到。”姜姒笑了一下。

就在这时,沈母上前一步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同志,我们也是这次的专访对象,是由建工部那边对接的,请问文总编他人还没有到吗?”

“文总编今天一早被抽调到大会堂那边去了,上午可能赶不回来,今天沈同志的专访工作是由我来接替。”

“这样啊。”

沈母听完心里虽有些不满,但到底没说什麽。

倒是一旁的何琳语气有些不耐,“定好的事情怎麽还能变卦,早知道这样,我们今天就不来了。”

文总编可是国民日报社的总编辑,他撰写的专访稿,含金量不言而喻。

“我都可以,看你们,要是沈同志今天不方便,或者这个专访非要指定文总编对接的话,我们可以改天再约时间。”

霍廷淮态度不卑不亢。

事实上,团圆宴那天,他也是在的。

只是当时在场的人很多,他站在最後一排,沈家人没有注意到罢了。

说完,也不看他们,转头对着自家堂哥堂嫂道:“走吧,我先带你们登记一下。”

霍廷洲微微颔首,揽着姜姒去到了门岗处。

“这……这人怎麽这样?”何琳气道:“他什麽态度啊。”

“行了,你少说两句。”沈父担心夜长梦多,“来都来了,先进去再说。”

总归都是《国民日报》社的专访,只要版面够大,稿子是不是由文总编撰写都不重要。

沈父是过来人,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放心吧,无论稿子谁写,最後的署名还是文总编。”

沈母也是这个意思。

几人过去的时候,门岗的李师傅正在核对名单。

确定没什麽问题了,李师傅拿出访客登记簿让姜姒还有霍廷洲签了一下字。

“可以了,你们进去吧。”

见状沈栋主动说起了同意换人专访的事。

霍廷淮还是刚才那副淡淡且疏离的态度,等沈栋签完了字,他便领着三人准备从旁边的小道进入报社。

就在这时,李师傅突然把身後的三人给拦了下来。

他拦的不是别人,正是沈父沈母以及何琳三人。

“什麽意思?”沈栋此时已经很不满了,语气相当的冲。

“不好意思,沈栋同志,你这边预约记录是有的,你进去没问题。”

“但按报社的规定,专访只能当事人进,其他闲杂人等一律……”

李师傅的话未说完,就被何琳打断了,“你说谁是闲杂人等呢,我们是他的家人,怎麽就不能进了?”

话音落下,她又指了指走在前面的姜姒两人。

脸上满是被区别对待的愤懑,“他们也是两口子,同样的都是专访,凭什麽她的家属能进,我们就不能进!你们报社这不是在搞区别对待吗?”

听了这话,已经走出去几步远的霍廷淮停下了脚步。

“这位同志,请慎言。”

“姜同志接受的专访主题是‘爱国拥军模范’,她的爱人是现役军人,本身就是这个专访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并且,霍同志作为家属接受采访这件事,已经提前报备过报社,门岗处都有相应的记录。”

接着,他话锋一转,“沈同志的专访,内容全都是建筑方面的,属於个人专业访谈。”

“按规定只能当事人进入,家属想要陪同的话,需要提前跟我方报备。”

“请问,沈同志,你报备过吗?”

沈栋:“这……”

见他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霍廷淮直接道。

“报社有报社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还请你们多理解和支持一下我们的工作。”

这话一出,沈家几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阵青阵白。

何琳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根本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只能看向了自家公公。

沈父这会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觉得面子上十分过不去,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一个副司令难道还要为了这种事找人说情?

那传出去才是真成了笑话。

这个时候,沈父也只能强装大度和理解,“好了小琳,既然是报社的规定,我们理应遵守。”

“刚才是你不对,你赶紧向几位同志道个歉,以後不可以这样子。”

什麽?

还要道歉?

何琳心里憋屈的要命。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