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2 / 2)
“承蒙官家关切,臣在燕山府一切都很好,现今燕山府已恢复大半汉地风光,在那里居住就如同在中原老家居住一样。”郭孝友神态安然地诉说,尽管一应事务他与赵芫都在书信中交流过,但亲自面见陈述,也是额外的拉近君臣关系的方式。
“进来说话,”赵芫拉着小郭老师的手臂,一起缓步进入殿内,吴俞已经很有眼色地在书桌前多摆放了一张椅子。果然赵官家看也不看,就请郭相公落座,这样的待遇,恐怕除了官家的恩师,其他人很难拥有了。吴俞在心里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大押班朱娘缓缓上前,为郭孝友奉茶,也不知她什么时候端来的新茶盏。总之,能呆在御前的人,笨拙不到哪里去。
这些赵芫已经习以为常了,倒没有注意到,只是拉着小郭老师叙旧,聊了半天这两年遇到的事情。
赵官家的亲近之意显而易见,郭孝友却没有把这份亲近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承接下来,态度反而愈发恭敬。因为眼前的人不再是那位初出茅庐的学生帝姬,而是天下的主人。他要辅佐她做的事情,每一件都会改变时代,改变历史,容不得轻视。
而赵芫寒暄过后,果不其然就把话题转到了如今的朝野内外的局势上,特别有关于金夏之战的问题。利用西夏消耗金国的国力,使金国陷入长久的战争泥潭的策略,赵芫称之为‘西狩缓攻’,“为了能使我们安心发展军备,维持住内部的安稳环境条件必不可少,而若想维持内部安稳,就必须令金人无暇顾及中原。朕想对西夏开战弓马贸易,以军械提升西夏抵抗金国的能力。只是现在朝中反对将军械以贸易形势出售给西夏的声音很多,朕需要小郭老师帮忙把这些声音弹压下去。”
郭孝友点点头,此事两人在信中已经讨论过了,赵芫接下来要提的重点是利用西夏获得的一定程度上的安稳发展机会,要如何定制发展方向。结合后世的某些成功的经验,赵芫总结出了几个关键的点,此时一一向小郭老师解释道:“宣和以来大宋军事积弱、财政崩溃,时至今日想要重振军事都难以为继。所以,朕欲制定一份全国范围内的五年发展计划,对军事进行系统化改革,同时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结构重组。而若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就必定牵扯到学术之辩。也就是说,为了这份五年计划,要将大宋里里外外的沉疴杂垢尽数清理一遍,其中风险之大,不亚于当日金军兵临城下。”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会激起各地兵变民变。“但即使如何凶险,朕也一定要将此计划推行下去。盖因如今国际局势已到了关键节点,这个时候的大宋不破釜沉舟刮骨疗伤以自救的话,下一回外族来袭时,便再没有苟存下去的余地。”
郭孝友略微思索,敛容道:“官家所言不错,我们的敌人一直在成长。臣在边关已见金人使工匠筑城垒堡,高药师亦传回消息,金人通过搜罗各地的汉人工匠,对我朝的军械技术进行窃取,长此以往,宋金在军械技术上的差距会逐渐减小。而且他们正在全面系统性地学习我朝的体制,从册封孔端操一事上即可看出端倪。如果金人之变革成功的话,那么其自身的无法长期平稳发展的缺陷则能补全。”
“朕正是这个意思。”虽然赵芫指的国际威胁不仅仅是金国,但小郭老师如此理解也没什么问题。
“官家打算如何改动军事系统?”
“第一,解决冗兵冗官的沉疴弊病,进行财政止损。第二,加紧火器军械研发,提升技术代差。第三,制定禁军职业标准,将兵职业化,过去那般闲汉懒汉没饭吃就进军营的政策取消。第四,建设国营工厂,接收被裁撤下来的退役士兵。第五,文武并行,互不干涉,彻底避免童贯之流指挥军队以致大败这种事再发生。”赵芫一边说,一边取来纸笔写下,“这些只不过是笼统的目标,想要达成,还需要详细商讨执行的方案。”
“这么大的变动,非一时之功,官家要如何解决对夏支援的问题呢?”大宋如今的财政在培养自己的精英部队上都相形见绌,哪里抽得出油水大批量援助西夏战争。
赵芫很干脆,“朕已想好一道计策,建设一家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