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3(1 / 2)

加入书签

如同战争死神不断收割生命,宋兵们的战意愈发高昂,原本两人三人才能杀死一个骑兵,现在一人勇猛冲上去,也能带走敌人的性命。

至此,战局已定,女真人大败!

计算好时机,赵芫振臂命令全军撤退。宋军于是后队变前队,有序转向后撤。

果然,弘州城内已经坐不住了,再次派出第三波骑兵。而宋军则且战且退,若骑兵冲锋,便将其拦腰斩断,断其攻势,分开击破。若骑兵后退,宋军则持续往蔚州方向撤回,待敌方再次续满冲锋距离,便重新如法炮制,不断消耗女真骑兵的有生力量。

眼看着越追,己方人越少,领头的谋克发现不好时,想要退回弘州。但赵芫怎么会放掉到嘴的鸭子,现今蔚州城最精锐的战力天武骑兵终于出击,从两翼包抄,来冲锋截断了女真骑兵的队形,如同在一根黄瓜上分别砍了两刀。横向切割完毕,再对角切割,一心想撤退的女真骑兵根本组织不起来阵型,被天武军如同砍瓜切菜慢慢碾杀。

接下来要真撤退了,再不走,完颜宗望的大军就要杀到了。

等完颜宗望带领三万人杀到此地,宋军已经连人影都没了,只留下一群惶惶逃回来的女真残兵,金国的二太子终于意识到,对面的宋国是个真正难缠的对手,西京这块地方,安宁不了。。

果然,宋国的武德帝姬仿佛和他们杠上了,若金国来攻,就固守城池,若金国不来,她就带兵去骚扰,一时间竟在弘州僵持住了。宗望数万人的大军就这么被硬生生拖在了此地。

不久后燕山府来信,朝廷下令百姓和豪绅迁徙填充燕云地区,亦准许燕云地区招募汉人充实兵力,应了小郭老师的预料。

年前从燕山府方向送来了一支千余人的军队,用以填补蔚州军队的伤亡耗损。而谭稹,则一股脑钻到燕山府争权夺利去,只留下一支队伍在易州,赵芫听说留下的是韩世忠后,就打起了小九九。

韩世忠是个人才,留给谭稹太浪费了。

快到年关,边关亦热闹起来,来往的行商络绎不绝,韩世忠奉命留守易州,其实是监视武德帝姬的动静,说实话,他心里觉得不得劲。

他是个粗人,不懂治国良策,但官位爬升到了这个程度,多少察觉到朝廷内的矛盾,他感觉得到,大宋王朝如今就仿佛一架生锈的机器,内部的问题比外部更严重。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朝廷上也能争辩得你死我活,反而做不出实事来。

而当今的官家,并无军事才能,却一心效仿太宗皇帝行中御之风,若皇帝是如太祖赵匡胤那般的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才能的还好说,若没有相应的才能,却一心专揽指挥,将从中御,便成了国家的祸患。这一点,是历代以来的赵官家们通病,但自上而下,文臣武将无一人敢提出改政。毕竟兵权,是老赵家的死穴!

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命将出征,只做简要指示,给予了将帅极大的机动行事余地,因为他自己就是带兵打仗出身的,很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争的时机转瞬即逝,哪能跟规定好似的一板一眼行军。可惜后头继位的赵光义,他就是个文人啊,没什么军事素养却很有雄心壮志,拙劣地模仿亲哥哥,画虎不成反类犬,给后代留下了将从中御的巨大弊政。

泼韩五也就是偶尔想一想这些问题,他现在只不过是刘光世手底下一群指挥使里的一员,还轮不到他忧心军队指挥权的弊端。只要能守好大宋边境,同时再建功立业,与妻子举案齐眉,日后子孙承欢膝下,他就心满意足了。

燕云之地,十二月便飘起了大雪,如今瞧着哪儿都是一番白茫茫的景象,今日韩世忠提前下值,回到住处,他那美貌贤惠的妻子捧着剪纸和灯笼,正吩咐仆从给家中换上,看到他回家,笑意吟吟地迎上来,问他今天在军营怎么样,可还安稳。

“哪里有什么事,和往日一样安稳。”他说着握住妻子的手,给她揣进怀里,两人一同进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