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历史里程碑的见证者(1 / 2)

加入书签

第361章 历史里程碑的见证者

发射中心。

众人全都震惊于吴总转述的信息。

丁总丶秦总等一众大佬全都显得难以置信。

苟女士丶张教授丶孙小季和黄延生等工作人员,则是满脸的震撼。

早在二零一一年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计划时,人们对于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感到很轰动。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一点,对于人类而言火星不宜居。

其主要原因是,火星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存在极端恶劣的大气环境丶缺乏液态水丶强辐射暴露丶极端温差,及有毒土壤等问题。

就拿大气环境来说,火星的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百分之一,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拔三十千米处的水平,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占比百分之九十五,氧气含量不足百分之零点一五,无法支撑人类呼吸。

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无法有效阻挡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表面辐射强度是地球的五十倍以上,长期暴露在各种宇宙射线之下,会破坏人体基因增加癌症风险。

另外缺乏液态水丶昼夜温差剧烈丶土壤问题与低重力等方面,压根不需要用言语描述,任谁都知道很不宜居。

其实像重力丶土壤等问题,相对而言好解决。

火星重力是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人类其实可以勉强适应该重力。

土壤方面更是小问题,这一切长期改造就行,大气丶液态水丶昼夜温差与宇宙射线等方面,反倒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火星磁场消失造成。

火星在数十亿年前失去了全球性磁场,无法有效偏转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

太阳风直接作用于大气层,导致大气粒子持续逸散到太空,相比之下,地球的全球磁场能抵消约百分之七十的太阳风冲击,保护大气层稳定。

因此,若是有人能够解决火星磁场的问题,不敢说一定能让人类宜居,最起码也能勉强生存在该星球。

但偏偏,火星磁场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液态金属核因温度下降逐渐固化,无法维持行星「发电机」所需的液态金属流动。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麽磁场恢复以后,太阳风无法直接剥离大气层,到时候人类就可以考虑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恢复大气层。

虽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只要有磁场,其他问题都很好解决。

问题是,修复磁场其实才是最困难的一点。

毕竟要让固化的金属核,重新恢复液态状态,这种事一般人怎麽敢想?

如今吴总告知了大家,陆真人要恢复火星的磁场,等同于要将该星球内部固化的金属核,重新恢复到液态金属核,那轰动程度简直堪比爆星,怎麽能不引人震撼呢?

或许是因为太震撼了,一群人已经忍不住在那边讨论了起来。

孙小季一脸梦幻的说道:「你们认为陆真人会用什麽样的方式,恢复火星的磁场呢?」

黄延生兴奋地猜测道:「之前不是有人提出用小行星撞击火星激活金属核的方式,恢复磁场吗?陆真人能够轻而易举的阻止地震与海啸威力爆发,想必从宇宙中牵引一个小行星撞击火星,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个方法有可能。」

「对,这是最省力的方法,至少对于陆真人而言,是最省力的。」

「小行星撞击火星以后,火星内部重新拥有了高温与高压的环境,固化的金属核,的确有可能恢复到液态属性,但这不是一定能成功的事。」

一群人不断讨论着。

张教授提出新的观点道:「我认为陆真人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像小行星撞击火星的方法,虽然有可能恢复磁场,但毕竟只是猜想,而不是一定,真人未必会那麽做,我个人认为,他极有可能会选择通过重熔火星地慢之类的手段,来恢复火星地磁。」

「张教授,你这个观点的前提建立在火星地核还火热,只是地慢层变成了绝热层,但是却无法出现有效的人对流效果。」

苟女士有条有理道:「事实上目前我们科学探测认为的观点,更倾向于地核固化,而不是地慢层变成绝热层。」

张教授询问道:「哦,那你有什麽观点?」

丁总丶秦总和吴总等人全都朝着苟女士望去。

苟女土微微一笑道:「我们之前不是提出过在拉格朗日点L1上部署磁极卫星麽?这种磁极卫星将作为一个大功率的磁场发生器,偏转太阳的高能粒子,从而保护火星大气免受太阳风侵蚀,方法可靠,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只是我们科技跟不上,所以暂时做不到此举,陆真人老人家不一样,他拥有无边无际的法力,令人震撼无比的神通,做出类似的举动,也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对哦。」

「这个方法又简单却更可靠。」

「最关键,凭藉陆真人的能力可以很轻易做到。」

不少人赞同苟女士的观点。

吴总听了半响以后,觉得大家的猜测,全都很具备执行性,如果陆真人真那麽做,大概率是有望恢复火星磁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