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效法(1 / 2)

加入书签

第226章 效法

效仿刘备的不止是糜竺,还有曹操。

上个月,张饶大举攻入彭城,曹操在留县遭受了惨痛损失,但好歹明白了平定黄巾该用什麽方式。

身具雄才的人,都擅于吸取教训,并会尽量把坏事变成好事。

同样是败家,钱粮可以用来招兵买马,也可以用来安民落户。

安民之后再从佃农中募兵,那可比丹阳兵听话多了。

而且,青州黄巾并没有忘记曾经在济南打击豪强的曹青天——当年凭着良心施加的善政,终究在此时得到了回报。

虽说遭遇了丹阳兵暴乱,但当时攻打留县的青州黄巾全都没有攻击曹操。

张饶本人还给曹操去了信,表示自己只为取彭城国让弟兄们活命,不会进入曹操老家沛国地界。

于是,曹操将自家大部分存粮运往了彭城西侧的萧县。

萧县位于泗水边,离彭城仅三十里。

张饶带十万黄巾入彭城国后,很多彭城人避难西逃,萧县本没受攻击,但县里的官员豪族惧怕黄巾来袭,也纷纷跑路。

曹操领兵控制萧县时,刚好赶上秋收。

曹操用自家存粮,加上萧县豪族留下的粮食丶田地与屋宅,安置了数万饥民,其中包括张饶带来的部分青州黄巾。

本来曹操家中存粮是不足以安置太多饥民的,但萧县的粮食收割后,曹操将其全部纳入了军管,连同自家粮食一起重新分配。

这种「均贫富」的方式使得曹操在萧县安置了上万户人。

这当然也是强行霸占士族田地,但谁让萧县士族害怕黄巾跑路了呢?

主家跑路,留在萧县的家奴佃户自然不敢对曹操说半个不字。

很多萧县豪族逃往兖州后,得知家中土地宅院粮食皆被曹操霸占,极为不满,士人们相互串联,曹操因此被不少士族称为「贼兵头」。

不过,得罪就得罪,曹操并不在乎别人怎麽看他,反正很少有人敢直接对付当朝太尉的儿子。

再说这也不是曹操霸占的,而是黄巾霸占的,毕竟住在这儿的都是黄巾馀部……有本事就来找青州黄巾说理呗?

有不满的,就有支持曹操的,比如萧县丁氏的丁冲——这是曹操的妻子丁夫人的远房族亲。

丁冲领了数百族兵协助曹操,快速将萧县稳定下来。

曹操从安置的青州黄巾中募出了三千青壮,而且这些青壮都是之前从青州一路劫掠过来的,算是打过仗的熟手,称为青州兵。

虽然这些匪徒出身的兵军纪很差,但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曹操自己的兵,这些兵的家人也全都在萧县屯田。

曹操将夏侯惇留在了萧县,与丁冲一起管着青州兵的家眷。

曹仁也再次募集了淮泗游侠,这次,游侠儿们没有再推诿或逃散,上千青年跟着曹仁聚到了曹操身边。

为了练兵,曹操没有回雒阳,而是将年仅十八岁的曹纯荐进了朝廷。

曹嵩知道了曹操败家安置黄巾之事,但这次曹嵩没有反对,而是将曹纯举为了黄门侍郎,也好在朝中挡着士人们举告曹操侵占土地。

黄巾已经大举入了彭城,老家谯县离彭城可没多远,无论用什麽方式,平定黄巾都是必须的。

……

同一时间,臧霸得了糜竺资助,准备大举招揽人手,驱使泰山贼入下邳。

不过,孙观去了泰山郡后,返回时带回了个坏消息。

这段时间有大量黄巾和饥民涌入泰山,很多贼寇为了避青州黄巾也往泰山跑,青州不少宗贼被陶谦击破,也逃进了泰山。

泰山郡遍地都是外来的贼,搞得真正的泰山贼反而得忙着维持秩序,做起了官府该做的活儿。

孙观本想联络泰山贼首吴敦丶尹礼二人领军出山相助,但外来的贼太多,而且大都不怎麽讲道义,为了保住老窝,吴敦和尹礼的部队暂时没法出山。

此外,诸葛珪已经不在梁父县了。

孙观赶到梁父县时,诸葛珪已经辞官离开了——大概就在一个月前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