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张郎已去,可入杏园(2 / 2)
游船上众进士们闻听此言后,心情也都复杂得很,一方面自是暗自松了一口气,总算不需要再硬着头皮上前丢脸,另一方面则又不免大感失落,张岱这一离开,他们今届进士们算是要把这一番耻辱生生咽下了,难能再当场找回场子来。
这些新进士们还在思虑面子问题,赵不为已经匆匆冲上甲板去趴在船舷上大声问道:「可知六郎去了哪一方?」
小船上也只是好事的看客,自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通知一声后便径直离去,只留下心情忐忑的赵不为和喜忧参半的新进士们。
张岱之所以离开杏园,倒也不是因为担心彻底得罪死了这些新进士而网开一面,而是因为有人要召见他。
至于说得罪了这些新进士,本来就是一场文会游戏,他们如果觉得得罪了那就得罪了呗。如果这都算得罪,那被他们挤掉了进士名额的今届那几千名举人怕不是要对他们恨之入骨了?
召见张岱的是忠王,还有寿王等几人。圣驾虽然返回大内了,但一些爱好热闹的皇子宗王们还是留了下来。皇帝虽然对儿子颇有提防之心,但也不能把这些儿子们全当作挂件,稍有走动就挂在腰上带走。
他回到自家帐幕去入帐换了一身衣服,杏园那里人山人海搞得沙尘漫天,他在那里坐了一会儿也是搞得满身尘埃,哪怕并不考虑观瞻如何,脏衣服穿在身上也不舒服。
换完衣服刚刚走出帐篷,张岱便见到张垍的小妾刘氏走上来,另一手还牵着她的儿子阿兰,他便开口问道:「刘阿姨有事?」
「六丶六郎能否携着阿兰同出?他丶他常年在家,外人都还不知家有此徒呢。况且他耶便在对岸,往常已经难见,如今既知所在却不往拜,实在有违孝行……」
刘氏小心翼翼的对张岱说道,同时将儿子推到了张岱面前来。
张岱大约能够理解刘氏的想法,无非是希望她的儿子也能获得一定的存在感。尤其张垍这个夫主在娶了公主后便直接搬去了公主府,偶尔回家一趟也想不起要关怀一下她们母子,现在还记不记得有这麽一个儿子都不确定。
张岱在张家虽然也是庶出,但他母亲武氏好歹也还有个出身,再加上他又是长子长孙,出生时也是受到了张家人一定的关怀重视。即便如此,随着张岯这个嫡子嫡孙的出生,原本的张雒奴很快便也受到了冷落。
这刘氏母子在张家则就更悲催,张均丶张垍兄弟都是一路货色,他们甚至都没遗传到自家老子护犊子的性格,天性便是凉薄。
尤其张垍还娶了大唐公主,这就使得其家伦理关系变得更严肃,那真是稍有差池,可能连小命都难保。凭大唐公主们的尿性,真要看家里谁人不爽,可不会像之前的郑氏那样还要拐弯抹角的用巫蛊加害。
张岱本来不想干涉张垍家事,可刘氏见他沉吟不语,当即便又对儿子说道:「阿兰,快给六郎跪下,求六郎引你去见你耶!」
阿兰见状便也连忙俯身作拜,张岱则连忙拉起这小子,有些无奈的说道:「好吧,我便引阿兰去见阿叔。只不过,阿叔会是什麽反应,便不是我能预料的。」
「妾明白丶明白,夫主性情方正肃穆,不喜在外表露私情。只是丶只是这孩儿思念他耶……」
那刘娘子又连连点头说道,眼神中仍还有些期待。毕竟张垍也曾对她宠爱非常,将她养于别宅丶生下一对儿女,又带回家中,她是希望能凭着儿子再唤回张垍对她们母子的温情。
张岱见状便也不再多说什麽,为免只带着阿兰一个小子过去略显突兀,于是便又让家人出去将别处游荡的张埱和张岯一并召回来,叔侄几人才又一起乘船向曲江东岸的皇苑而去。
「宗之你今天真是大出风头,曲江周边凡有口者,全都在赞颂你的才名!」
张埱满脸兴奋的说道,同时又提起手中一连串的香囊炫耀道:「我向各处宣告我是你叔,你才情如此高扬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引得诸家女子纷纷投香表情,让人应接不暇!」
「我阿兄文艺有成,那是自己的禀赋造诣。阿叔贪此为功,有些无耻了吧?纵然欺得一时,那各家女子若知阿叔你肄业于弘文馆,这份爱恋怕也要无处寄托。」
张岯虽然也在外炫耀张岱是他兄长,但总还没脸皮厚到说张岱的才艺是自己辅助教导,听到张埱如此恬不知耻的诱骗良家,当即便忍不住讥讽道。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