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2章 家居平康,不履三曲(1 / 2)

加入书签

第363章 家居平康,不履三曲

裴稹虽然一副落魄不名的模样,但是裴家却很有钱,这家伙眼下虽然没见过什麽钱,但是等到老家伙爆了金币,那就会骤成巨富。

当然,裴家的家财倒也不是裴光庭积攒下来,他家同样也是不折不扣的关陇老钱,往上几代都是达官显宦,且经过多年的沉淀,财富早已经从钱帛浮财转换为更加稳定的土地田庄之类产业。

就拿如今称得上关陇头马的京兆韦氏来说,韦安石在开元初年被排挤致死,其二子韦陟丶韦斌心怀愤懑,闭门不出八年之久,但仍然不患生计。

尽管数年不曾入世,但韦陟出山即任洛阳令这样的显赫官职,更在去年入朝任职吏部郎中。而张岱的座师严挺之则是混到了五十多才坐上这个位置,还是得益于朝中宰相政权互斗才得有机会。

韦陟性好奢侈,车服用度无不极尽奢华,左右常列数十名侍儿阉童,摆出的谱比张岱这个仇敌满京畿的家伙还要更大。这样的底气与排场,自然是老钱家世所带来的。

与这些传承悠久的老钱世家相比,张家这样的新出门户无疑就要逊色得多。

张说虽然曾经一度权倾朝野,但也留下一个贪贿的恶名,可就算他捞钱很凶,家中也只是现金流可观,缺乏足够的沉淀,讲到真正的家业则就比不上那些积累数代的名门世家。

当然,这里说的也只是那些少数顶尖且长盛不衰的世族人家,而其他大部分东西名门眼下也是比不上张家的。

所以张说之前才会在儿子张垍面前那麽大动肝火,他是真的凭着一己之力干了许多名门世族几代祖宗们都达不到的业绩,张垍这货只是做了区区一个华而不实的驸马就敢在家里瞪眼,也委实不知天高地厚了些。

总而言之,这些关陇老钱们那是真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常人夸赞家世兴旺常用「与国同休」,但这用在老钱们身上就是在骂人,他们是实实在在做到了国亡家兴,每一次政权的更迭,他们都通过站队获得丰厚回报。

尤其北周丶隋丶唐政权都是立足关陇而造成其业,对于他们也都极尽优待以拉拢,那就让他们获得更加超然的地位与优越的处境。

裴稹显然对其家产情况不甚了解,毕竟他老子那是一个有话宁愿烂在肚子里都不说的老阴货,到现在妻儿甚至都还不知其正在努力向宰相之位冲击,更加不会提前将家事种种都告诉在他看来还不够成熟的儿子。

「你道谁家都如你家一般巨富?若我还有更多钱帛任用,又何必再求你带挈丶相谋财计!」

裴稹听到张岱的问题后先是有些羞涩,旋即便又说道:「就连这些钱,都是我耶算尽家资才筹集出来,并还嘱我只需与你共计谋事,若敢以此为藉口挪去别处浪使,便要严厉罚我!你所言到底有几分把握?若是本钱亏空,我家恐要举家断炊了!」

张岱瞧着这个富的一无所知的富哥一脸紧张不已的表情,心中也是直乐,旋即便又开口说道:「两万贯那就两万贯罢,你尽快送来我处,可以早计分红。」

他的真实目的主要还是抽走一部分裴家的现金储备,让他那大姨不能大动手脚去帮李林甫还债,至于带裴稹发财,那还是捎带着的事情。

两万贯对裴家这样的老钱家族来说,不可能是家产的全部,但也绝不算少,哪怕是以三品官的俸禄也要积攒好多年。

抽走这麽一笔钱虽然不至于像裴稹所言要举家断炊那麽凄惨,但也一定会影响到其家中的现金储备,他那位大姨如果真的想出手帮助李林甫,那麽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操作来筹措现钱。

操作多了破绽就多,以裴光庭的缜密心思,想必就能有所察觉。

不过这也说不准,人与人之间越熟悉,防备心就会越低。所以一旦夫妻某一方出轨,往往都是配偶最后察觉,关键就是人通常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去细致观察和防备身边亲近的人和事。

张岱与李林甫之间仇怨越积越深,彼此是不存在缓和矛盾的可能,而这家伙的钻营之能又委实不容小觑,所以张岱也要尽可能的削弱其人能获得援助的途径,才能避免遭其反扑报复。

「我自然要把钱送去你处,但你也要告诉我这些钱要使在何处!作奸犯科丶以权谋私丶放贷食利等诸事,我是断不敢为的!」

裴稹又连忙开口表态道:「我耶既然把钱付我,我归家后自然也要有个交代,让我耶安心!」

「这是当然,你就算不问,稍后我也要具书致于你耶裴侍郎,让他知晓你我共同营作的事业!」

张岱闻言后又笑语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