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5章 偌大福气无命消受(1 / 2)

加入书签

第287章 偌大福气无命消受

「痛快,今日当真是痛快!宿敌尽去,孙又荣封,如此大喜,岂可困于案牍?」

张岱在门下省接受诏封之后,便又转来集贤书院告知他爷爷一声,张说得知张岱的爵位竟又比之前说好的进了一级,心情自是大为欢畅。

他性格向来比较外向,在集贤书院中当着众人的面便大笑起来,旋即便又望着徐坚等人笑语道:「某今将归家设宴为乐,诸位可愿同去?」

集贤书院众学士们有的笑语应是,有的则表示案头还有事务,须得忙完之后丶傍晚时分才得闲往贺。

于是张说便带着无事几人,还有张岱一起离开皇城往家而去,途中便安排家人速速归家置备宴席,同时又遣员去邀请住在城中各处的亲友。

张岱见状后,便也吩咐丁青等去邀请自己的同年和好友们,大家凑在一起乐呵乐呵。

一行人离开皇城时,正见到源乾曜儿子们立于端门一侧丶等待着其父面圣辞行之后一起还家。

源乾曜有四子,除了仍在羁押之中的长子源复之外,次子丶三子也已成年,唯有少子源清仍是一垂髫小童。

当见到张说一行走出端门时,三人无不怒目以视,就连那奶娃子源清也不例外,俨然已经将张说祖孙当作谋害他们父兄的仇人。

张说对这些目光自不怎麽在意,张岱却不客气的瞪回去,尤其两眼直盯着那年纪最小的源清,吓得这小子眼神都变得躲闪起来,这才得意的收回了视线。

他本来还不打算最近再去惹源乾曜,但见他儿子们如此怨气十足,决定过几天就登门去收帐!

眼下源乾曜虽然也被罢相,而且在朝中失势的比张说还要更彻底。

但张岱心里却清楚,随着接下来几年大唐财政持续恶化,他所押了重宝的宇文融也一定会再次崛起丶归朝拜相,这一点是不以旁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宇文融的才干和客观环境的恶化所决定的。

一旦宇文融回朝,源乾曜一系的官员便又将卷土重来,甚至包括被贬到山南的李林甫。

宇文融对张岱固然有一种臭味相投的欣赏,可是当他归朝掌势后,却要考虑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不可能会因为这点欣赏便对张岱有什麽额外的关照。

尤其张岱先后搞了李林甫和源复,在源乾曜被罢相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等到这些人重新得势,不狠狠收拾张岱一波,他们忍得了?

所以张岱接下来也仍需继续努力,争取赶在宇文融归朝之前于朝中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起码在对方打击到来的时候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尤其李林甫那种熟悉朝中人事掌故和行政流程的家伙,真要出手谋害自己,如果他不能顶住第一波的话,其他人想捞自己都不好捞。

当然这也都是后话,眼下的他还是要享受一下胜利的成果,庆祝自己获得封爵!虽然说他这个爵位更多的只是一种荣誉象徵,连实际的封户都没有,但哪怕只是一个荣衔,也是许多人毕生都难以企及的!

就拿他们张家来说,眼下除了他爷爷张说在先天政变后获封燕国公之外,其他人无论官职高低便全都没有爵位。而刚刚被罢相的源乾曜,爵位则还是首次拜相时所封的安阳县男。

张岱首封便是县子,所体现出来的圣宠自是非比寻常,令人艳羡。

「恭喜六郎,光宗耀祖!」

当他们回到家中时,家人们早已经在门前等候许久,甚至就连张岱他奶奶元氏都在家人搀扶下立于门内,望着翻身下马丶趋行入前的张岱笑语道:「我孙得获封爵,君恩厚重丶光耀门楣!自今以后可要更加奋勇上进,一定不要辜负君恩和亲长的期许!」

「孙儿一定铭记祖母教诲,竭尽所能,报效社稷丶振兴宗族!」

张岱微笑着将他奶奶搀回家中,又向家人展示一下自己的封命诏书。

回到家中后,张说便吩咐业已到来的女婿郑岩等在前堂接待宾客,他则带领宗族子弟们入家庙去祭拜祖宗,告知孙子得获封爵。

当下大唐封爵虽然不像之前的朝代那麽显赫尊贵,但在礼法上仍然意义非凡。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张岱的母亲只是张均的小妾,在张家家庙中根本就没有其人的位置。但是张岱获得封爵之后,他可以直接在自家立庙祭祀自己的母亲。

就像许多非嫡出的皇帝,通常在登基之后便会册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在封建礼法体系之下,拥有爵位的人才是理论上与天子共天下的封臣,在各自宗族中享有类似的地位。

张岱如今有了爵位,在宗族中的地位就会获得显着提升,尽管他的弟弟张岯才是嫡子,但是因为没有官爵,在家祭典礼上便难称大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