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章 东线(2 / 2)

加入书签

「如我是王仙芝,我此刻就会让齐州那边的黄存部再杀回去!」

这句话说得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郭从云则更是自信,再次重复:

「是的,就是再杀回天平军辖境。」

而赵怀安则是噌得一下站了起来,走到屏风前,而旁边张龟年也是跨步走了过来,随后二人看了一眼,大惊:

「郓城!」

郭从云点头:

「是的,如我是王仙芝,我就会让黄存再一次从淄青一带跳回来。此前草军之所以东去齐州,攻打历城,我估计就是为了将沂州城内的平卢军给调动走。」

「可随着王丶黄草军先后下新泰丶莱芜后,这个战术作用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草军现在可以从新泰进入沂州北面,穿插到东线唐军的右侧,而从莱芜,则可以直接顺着沂山进入淄州,杀向平卢节度使的节地,那将更快更直接地调动平卢军。」

「那这种情况下顿兵在齐州城下的黄存所部再继续深入淄青的作用就不大了,而能让他们发挥大作用的是什麽呢?就是杀回郓城。」

赵怀安等人都在听,郭从云的这个假设很大胆,可却相当有可能会实现。

在和草军争斗这麽久后,赵怀安学到的经验就是,永远不要把面前的这支草军当成寻常草寇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能与这支团队相媲美的也就是后世的太平军了。

可太平军虽然占了东南半壁,但却没能打下北京城,可人家草军却是转战天下五年就能打下长安。

在传统的王朝交替中,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被占领后,实际上这个王朝在政治上就可以宣告灭亡。

但李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丢长安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人心中已经不大把丢长安当成天大的事了,只要后面能夺回来,老李家照样能享天下。

所以在传统意义上,草军在历史上取得的功绩要远远比太平军强多了。

面对历史上第一梯队的造反团队,赵怀安哪还敢小觑?

而那边郭从云还要再说,旁边的豆胖子却摇头:

「老郭啊,我看黄存他们回击郓城的可能性也不高嘛,毕竟郓城那边已经远离了沂州太多,他们打那里能对沂州有什麽帮助嘛?」

郭从云摸了摸鼻子,然后古怪道:

「豆卢押牙,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咱们保义军过分优秀,过分厉害了,咱们自己可能没察觉出来,可在曹州大战和这一次的大战后,草军一定会将我军当成大敌去对待。」

「而对于草军来说,攻打郓城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将我军调动回郓州,从而远离东线的沂州战场,毕竟咱们的粮秣辎重全在郓城,一旦丢了郓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场的大夥都晓得郭从云说的后果,那就是保义军吏士们的在中原几次大战的缴获全部被留在了郓城。

一旦郓城丢了,这些吏士们绝对会翻了天的。

这可不是一人几十贯的钱啊,就是财大气粗如赵怀安,他也不敢给这些人兜底。

所以如果草军真的有回击郓州的趋势,就算赵怀安再想参加沂州战事,那也只能回师郓城了。

所谓众命不可违,勉强坚持下去,除了会损害自己的权威之外,最后的结果还会更坏。

而赵怀安在听了郭从云的说法后,也补了一句:

「这还只是一点,我那大兄现在就驻节在曹州,而黄存部草军真的有返回之趋势,我那大兄一定会十万火急,连下十八道金牌要我回军。」

说到这里,赵怀安也叹了一句:

「这一次我们也要吃这个教训,那就是在没有将敌军偏师给击溃的时候,贸然将兵力铺开去与敌军主力决战,那就要吃这个苦头。」

在赵怀安的记忆中,他曾看过苏联版本的滑铁卢战役,对于那场决定拿皇命运的大决战是有认识的。

这场战役中,拿破仑一直在滑铁卢占据着战场主动权,如果再给他几个小时,胜利者毋庸置疑会是他。

可在决战的关键时期,那偏师普鲁士军队却抵达到了滑铁卢战场,直接逆转了战场形势。

而这支普鲁士军队呢?实际上在滑铁卢战场之前的几场战役中,是被法军给击败了的,可法军只做到了击败而没有做到歼灭。

当时拿破仑还留意了这个风险,所以派遣偏师继续去追击普鲁士军队,可他们却中了普鲁士军队的计,被尾部的普鲁士军队吸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于是欧洲的历史就这样被决定了。

而现在,赵怀安在听到郭从云的大胆分析中,忽然就想到了滑铁卢之战的场景,其中尤为相似的就是那支黄存部草军了。

自己先后在冤句丶曹州击溃草军主力,但同样只能击溃而不能歼灭,而使得多达两三万的草军进入到了齐州。

而自己还不如拿皇的一点就是,人家还专门派了偏师去追击敌军偏师呢,而他赵怀安却驱赶走了就以为结束了,然后冒冒失失地冲进了兖州战场。

而且赵怀安为了迷惑兖州草军,还「聪明」地分了兵,将宣武丶和无当丶金刀两都布置在了西南面的任城。

然后现在好了,随着他这边兵力尽数进入兖州地界,稍安定的曹丶濮丶郓三州却兵力空虚了。

现在整个三州除了郓州城内的六七千天平军,就剩下五千不到的忠武军。

而无论是天平军还是杨复光都不是靠谱的。

当时黄存那些草军能直接从郓州城下绕走,他们都能当没看见,甚至后面人家到了齐州后,都顿兵历城了,这些郓州的天平军还是龟在城内,不主动夹击草军。

就这样的心思,他赵怀安如何敢指望天平军去狙击黄存部草军南下呢?

而杨复光那边的心思,赵怀安更是了解了。

忠武军能打,可杨复光必然会让这些人先守着曹州城,至于郓城,你让他帮忙守,人家也爱莫能助。

这一刻,赵怀安又学习到了。

无论如何,不管是在战役还是战略层面,必须要有一只预备军。

往往双方打到最后,谁手里还有预备军,谁就能赢。

就如现在,当东线丶西线的唐军都先后铺开后,一直作为沂州战局之外的黄存部却好像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这不是赵怀安过高看自己,而是情况就是这样。

当宋威那边把十馀日前的军力布置送给他时,他就晓得宋威那边必败,而在兖丶沂战场上发挥力挽狂澜作用的,舍他们保义军还能有谁?

尤其是他们现在击溃了兖州中部的王重隐部草军,掌握了汶水水道,不仅可以继续深入到莱芜谷地,同时还能直接分流向新泰。

等于说,王丶黄草军最重要的两个战略支点,他们门口的高速通道都是靠汶水连在一起的。

而赵怀安在击溃了中都城这边的草军后,实际上就已经开进了这条高速通道,以他舟师的能力,下一步就可以直接将兵力投送到莱芜,然后是新泰,真正与东面的宋威形成东西钳击。

这也是为何他都已经距离瑕丘不过一两日的路了,却依旧留在中都这边不走,就是因为赵怀安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救援瑕丘而打的中都,而是就是冲着中都来的。

这些草军总是习惯性地忽略水道的作用,殊不知他们的咽喉实际上已经控制在了赵怀安手里。

所以赵怀安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主动权了,可现在,随着郭从云的分析,他忽然意识到,他在挫草军的咽喉,人家似乎也在抓他的命根子。

这个时候,怎麽选?

就当赵怀安两难的时候,甚至期冀草军没有这个全局意识时,帐外何惟道匆匆进来,直接给赵怀安带来了两个坏得不能坏的消息。

一个是黄存那边的奸细送来的,就在两日前,上头再一次让众小帅们从历城城下开拔,至于开去哪里,连小帅们都不晓得。

另一个则是从王丶黄那边草军奸细送来的。

战局不出赵怀安所料,沂州刺史韦玄亮大败于蒙阴,三千诸藩精锐全军覆没,此时王丶黄草军已经顺势杀入沂水,并以木筏突破沂水防线,杀入到了沂丶沭水的河间地,正从右后侧攻击沂州城。

如此,东线战场形势彻底崩坏。

而得了这两个情报后,赵怀安一下子坐在了马扎上,说不出话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