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要不还是回增城吧(2 / 2)
徐瑶:「嗯,对方也挺满意,有继续下单的意向,不过菜场刚接了两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订单,易场长说一周内都没能力再接其它外贸单。」
「好,了解。」
菜场如今有多少菜,陈家志也大致了解,出菜压力确实大。
一个九百亩的菜场日出菜量20~30吨已经很逆天了,一些两千亩的大菜场可能也才这个数。
何况江心菜场上次外贸单一天采收了近70吨,才缓过来,又接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订单,再接泰国和印尼的就力所不逮了。
陈家志叹道:「现在外贸生意好做,新基地得抓紧确认了。」
开车的薛军说道:「在深城也呆了好几天了,没有合适的嘛,好地方好位置都被人给占了。」
深城的农业凛赋不比花城,适合种菜的土地资源少。
且早就被各种大菜场丶小菜农丶第三方占了坑,愿意转让出来的不仅贵,还有各种缺陷。
陈家志是宁缺毋滥,基地选址也是经营菜场关键的一环。
一旦没选对位置,不仅赔了钱,几年的时间也会耗进去。
薛军又说:「要不去东莞或者惠州看看吧?」
陈家志:「那还不如在增城,增城南部的平原地区适合种菜的土地也多,只是夏天容易被淹,它被淹的时候,江心菜场也得被淹,一下暴雨就都得玩完,东莞和惠州也差不了太多。」
薛军嘀咕道:「那只能把菜场建在山里去了。」
陈家志沉吟道:「其实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我琢磨着去从化再找找,你知道菜场旁边的东升农场吧?」
「嗯啊~」薛军说:「听说现在东升什麽都在跟我们学,除了自建冷库,还找我们买泡沫箱,现在泡沫箱厂也开始有收入了。」
这事陈家志也知道,但也只能把多馀产能出售。
薛军又问:「东升和我们去从化有什麽关系?」
「东升在从化也投资了2000亩菜场,除此之外,还有一家港资公司在从化投资了3000
亩菜场,我想去看看情况,合适的话就在从化建场。」
陈家志刚和徐闻香接触时,给其写了一份建议书。
其中就有提到想种出好菜,最优先的办法一定是选择合适的产区,而当时他给出的建议里就有从化市。
这个花城东北部的县级市海拔更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和云南等产区肯定没办法比,但暴雨频率比沿海三角洲平原更低,台风更少,在优质蔬菜种植上更有优势。
薛军听了一会儿,就轰了一脚油门,「那就走着呗~」
「你知道从化往哪个方向吗,你就踩油门,我看你就是想到处跑!」
「嘿嘿,这不有你在麽?」
陈家志无语的拿出地图,从化市挨着增城县,很快他便找到了两条去从化的线路。
但增城县-小楼镇-派潭镇-从化市这条公路更吸引他的注意。
「这麽一看,小楼镇离从化也很近呐。」
「我看看,还真是。」薛军也挺惊讶,「要不一事不烦二主,直接在增城北部山区建基地,反正都是山区,增城还更熟一些。」
「先去看看再说。」
一路赶到增城,歇了一晚后,两人又去了小楼镇,顺便接上郭满仓一起继续往北到了派潭镇。
这里的山更高,水更清,保留了许多原始自然景观,小河里竹筏穿梭,不时能看到捕鱼的老人。
走这段路时,陈家志换过了薛军,自己开起了车。只有开车,才能不错过沿路上的任何风景。
「要是让李才来到这种地方,那不得先抛两竿再走。」
「陈老板,连州的风景比这更好,李才好歹去连州进修过,还不至于走不动道。」
「哎,也是没落了,看这点景色都要感叹,在西南随便找一座山都更高更雄伟嘛。」
「没办法喽~」
在深城看了漆黑粘稠的河水,雾霾的灰色天空后,再来到这山水环绕之地,确实感觉心灵都受到了洗涤。
在这样的地方种菜,品质好是应该的。
过了派潭镇,下一个落脚点便是从化市区,又费了一些功夫,才打听到了点菜场的信息。
其一便是从玉菜场,由香江玉从公司独资举办的3000亩现代化菜场。
也是从化目前最大的蔬菜基地,位于市区南边的神岗镇,距离花城仅48公里。
然而,出了从化市区往南,沿着流溪河两岸的土地上,除了水稻和花生等作物,各种蔬菜基地同样不少。
叶菜和瓜豆类蔬菜基本五五分,菜心丶芥兰丶奶白菜也比比皆是。
这些菜有很多都是通过从玉公司的渠道进行销售。
「从玉菜场看似只种了3000亩,但能影响到的范围远不止3000亩。」
「老板,要不还是回增城吧,在从化明显打不过从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