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爬升(2 / 2)
和敖德海沟通了片刻后,回到坝子里时,菜已经装好了。
250件菜心和340斤荷兰豆也装了有大半车,和昨晚不同,这都是鲜货。
一到56号档口,陈家志就对闻声而来的三两个菜贩子们报出了价格。
「菜心45元/件,荷兰豆3.5元/斤!」
有人高声宣泄着不满:「昨天荷兰豆才3元/斤,今天就3.5元/斤了,陈老板,你的菜是坐了火箭在涨啊!」
「这才几天啊,这菜价就翻了两倍了!」
陈家志不慌不忙的指挥先只开半边门,又回头喊道:「今天都是鲜货,而且,荷兰豆只有340
斤,卖了就没了。」
「什麽,荷兰豆才340斤?!」
「陈老板,你没开玩笑,前两天还一大车呢?!」
来得早的几人都呆住了,这一下子就从天上掉到地上了啊!
但今天车子没盖篷布,菜贩们上前就看到了货厢里的菜,全是一筐筐菜心。
薛军也从车上递下来两筐样品,相比昨天,今天的菜品相更好更新鲜,而且又恢复了标准的塑料筐。
只是一瞬,反应过来的菜贩快速下单拿货,340斤荷兰豆顷刻间消化。
陈家志今天没捆绑销售菜心,但每个人都拿了不少。
菜心现在也是稀缺货,尤其是这种毫发无损的鲜货。
而在这几个人走后,后续的客流也没有丝毫减少,出菜速度很稳定。
在又一次短暂的休息中,陈家志把装钱的包给了李才,自给则去市场里闲逛。
夜里依旧很冷,但许多档口上也很冷清,受寒潮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了。
尤其是青菜,虽然依然有,但远没有一周前的盛况。
那时都是一车一车的来货,各个档口前都摆放了琳琅满目的青菜。
如今,有些萧条。
就如他所熟知的番禺,常年7万亩蔬菜面积,其中春种优质瓜豆类和反季节蔬菜合计1.75万亩,可以简单估出设施蔬菜的比例很低。
走着走着,到了第三排,也就是卷毛的33号档口所在的通道。
陈家志来到了33号外,菜也有,只是量能大幅缩水,与56号相差甚远。
他也看到了卷毛叉着腰,有些焦急的站在档口里,随后卷毛也看到了他,陈家志微微点了下头就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没有足够的菜,客户必然会大幅流失。
然而,现在陈家志又没有多在乎这些客户。
等回到56号档口时,菜又少了许多,还意外碰到了几个老客户与他打招呼,发烟抽。
此前几天可都只是点头之交,
市场里的人还真现实,但也减轻了陈家志未来离开时的那一点点不舍。
没什麽好留恋的。
额·也不对,陈家志今天没看到老吴,他去市场闲逛时,也没来拿菜。
一直到菜快卖完时,都没看到他的身影,老吴这骨头还是硬啊!
新年的第一次卖菜,陈家志迎来了开门红,日收达到了1.2万元。
又过了一天,
1月4日傍晚,江心菜场今日采收了9800斤荷兰豆,菜心依然是5万斤。
荷兰豆产量稍有下降,但价格却猛的一下子跳到了4.5元/斤。
这几天各地的信息也渐渐明朗,各地的荷兰豆等冬种露地蔬菜受损确实挺严重,但陈家志清楚,这只是诱因,在背后还有一双双手把这个价格推向高点。
可能没有他,也会有人炒作荷兰豆。
他和江心菜场的存在,反而可能阻碍了价格奔向最高点。
但全都无所谓了,当钱到帐的那一刻,背后的原因也不必过于去深究。
当天,江心菜场帐上收入再度增加了14.41万元。
1月5日的凌晨,陈家志个人也多了1.26万元的收入。
卖完菜后,他也没有急于回去,而是绕道去白云的石井镇丶江高镇等地转了转。
当下这些区域也大多是农田,只是田地里的情况不容乐观。
霜冻后的蔬菜叶子从叶片边缘开始乾枯,有些蔬菜更是菱死亡。
正是菜价走高的时期,很多本该上市的蔬菜却惨遭冻死。
陈家志和几个菜农聊了聊,用他们的话说,「到手的钱打了水漂儿」。
然后又指着他的货车:「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这两天就别想收购菜的事啦~」
几个月的付出打了水漂,陈家志可不敢拿话刺激这些菜农。
了解了想要的信息后就又回番禺,李才和陈正旭的驾照也下来了,拿了驾照,陈家志又带着人去看车,没怎麽犹豫,直接下单买了一辆面包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