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推恩令》策传天下!千古第一阳谋(2 / 2)

加入书签

「天可怜见!」

楚王激动的攥紧笏板,手微微发颤,「这琼林殿上,终究还有人记得我等戍边之苦,卫国之艰难!」

「看来,我等真是误解江郎江镇国了!」

琅琊王李冲长叹一声,鎏金幞头下的银丝微微摇曳:「满朝冠盖,三百英才!不想竟是江镇国第一个道破我等诸侯之隐痛。」

他望着那孤直的身影,面色激动。

「诸王兄!」

越王突然击掌,「当年我等先祖随太祖血战四方时,哪家不是折了七郎八虎?

可如今.朝廷用不上我们了,却是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啊!」

他声音陡然低哑,压抑的抽泣。

他以袖掩面:「这些年削藩夺爵,日削一尺,月削一丈!惹的天下诸侯们,天人共怨!

我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满朝朱紫,谁曾为我等说过半句公道话?

我们受了多少苦,却不敢说。有怨无处申,有苦无人诉说!」

诸王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在那道素色身影上。

「三百贡生中,唯有江行舟的脊梁不曾为朝廷折腰。

只有他一人,为我等诸侯王们主持公道!」

这一刻,江郎笔下的《推恩令》策论,仿佛化作一柄青霜剑,劈开了笼罩在藩王头上二十年的阴霾。

大殿之上。

女帝端坐龙椅之上,凤眸微凝,玉指不觉扣紧了扶手。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全见陛下神色骤变,心头一紧。

他连忙碎步趋下玉阶,躬身凑近江行舟的案前,目光急扫——这狂生究竟写了什麽,竟惹得众大学士震惊,圣颜生寒?

待看清那《推恩令》三字,以及开篇的内容。

他骤然倒吸一口冷气,双腿一软,险些踉跄。

「哎哟喂!我的小祖宗啊!」

他心中哀嚎,冷汗涔涔,「写什麽不好,偏要替藩王歌功颂德?陛下原已属意点你为状元,这下可如何收场?!」

他偷眼回望御座,只见女帝眸光如刃,殿内气压骤沉,仿佛雷霆将至。

江行舟静坐案前,对殿中诸公们的惊愕丶众诸侯王的狂喜,皆视若无睹。

他笔锋不停,墨迹如铁,字字铮然:

「夫仁者,推恩及众;孝者,广爱于亲。

陛下圣德昭昭,泽被苍生,岂独薄于宗藩乎?

故臣斗胆进献《推恩令》——

愿陛下广施天恩,令诸侯王裂土分封,荫及子孙!

凡诸侯王子嗣,不分长幼,不分贤劣。皆可受封列侯,均等承袭郡国之地,世袭罔替!

代代分封,恩泽永续!

若诸侯抗旨不遵,则以『大不慈丶大不孝』论罪,朝廷当兴王师讨逆!

灭其国而封其子,使天下知陛下之仁丶亦知陛下之威也!」

江行舟写完《推恩令》,搁笔。

满殿噤声。

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都成了僭越。

三百贡生执笔的手僵在半空。

「轰——!」

一声惊雷炸裂,震得殿角金铃乱颤。

众人骇然回首,但见殿外——

黑云压城,紫电裂空。

一道磅礴才气自江行舟案前冲天而起,如苍龙破阙,直贯九霄!

《推恩令》[策传天下]!

那素衣少年笔下的墨迹,竟在宣纸上泛起鎏金光芒,字字如刀,将大周千百年的藩镇困局——一刀劈开!

「这,《推恩令》.?!」

大儒陆明德都看呆了,手中象牙笏板「啪」地坠地,这位当朝大儒竟一时失态。

三省六部的重臣们面面相觑,望向那十六岁少年的目光中,已不仅是震惊,更透着深深的寒意!

此子,当真旷世大妖孽!

「陛下恩泽万民,亦泽被宗藩,更惠及诸侯子孙.这.此策简直.」

户部尚书杨思之喉头滚动,竟说不出「毒辣」二字。

江行舟这篇《推恩令》,逻辑无比缜密。

从诸侯王立功开篇,当享受其成果。到陛下恩泽天下,再到恩泽诸侯王与诸侯子孙。

陛下广释恩泽,让诸侯子孙们人人分享胜果!

每一句,都在说诸侯的功劳!

每一句,都在说陛下的恩泽!

谁敢说这是毒计?

殿中诸公只觉后颈发凉。

这江行舟不仅才学冠绝,权谋之术竟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

「好一招广施恩泽,好一个推恩.活到老,学到老!枉我大半生,真是长见闻了!」

礼部尚书韦施立长叹一声。

这道看似仁厚的诏令,实则是裹着蜜糖的鸩杀毒酒!

诸侯国素来嫡长承袭,馀子皆无寸土。而此令一出,诸子皆可裂土封侯!

纵使诸侯王的嫡长子能镇压其他众兄弟,待其内耗殆尽,又拿什麽对抗大周朝廷的虎贲?

满殿只闻金銮滴漏之声。

殿侧,诸侯王们脸上的喜色尚未褪尽,却已化作惊惶。彼此相望,露出绝望的神色。

琅琊王李冲目瞪口呆,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他的王府中,有二十三子丶百馀孙辈,平日便为继承权明争暗斗。

若此《推恩令》一旦施行.其他子孙便有了大周朝廷,为他们的靠山!

哪个诸侯不分封子孙为列侯,朝廷大军便至!

诸侯国内,祸起萧墙,恐怕一夜之间,狼烟四起!

琅琊王望向江行舟的目光,没有恨,没有怒.只有深深的恐惧。

司礼监王德全双手微颤,捧着那道墨迹未乾的《推恩令》,碎步急趋玉阶。

他眼角馀光瞥见纸上游走的金芒,心头突突直跳。

这篇《推恩令》策论,分明是柄开天辟地的利剑!

「恭请圣鉴!」

南宫婉儿素手轻抬,鲛绡广袖流云般拂过龙案。

当她将奏章呈至御前时,敏锐地察觉到女帝指尖微微一滞。

「嗒!」

女帝的鎏金护甲轻叩在龙纹案上,在死寂的大殿中荡开一圈无形的涟漪。

随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女帝眸中渐起波澜——那是猛虎见到猎物的精光,是棋手窥见绝杀的锐利。

「此策[传天下],堪称千古第一谋!」

女帝清冷的声音如寒潭碎冰,在紫宸殿内激起层层涟漪。

她忽然起身,十二旒玉串碰撞出清脆声响,在一片死寂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是朕错了。」

这一声叹息,惊得满朝朱紫齐齐屏息。

女帝指尖轻抚答卷上未乾的墨迹,鎏金护甲映着烛火,在纸上投下一道锋利的光痕。

「这些年来,朕对诸藩苛责太甚,竟忘了他们为我大周立下的汗马功劳。

传旨——」

南宫婉儿立即捧来玉轴绢帛,却见女帝突然伸手按住诏书。

「不,用金册。」

满殿哗然!

金册诏书,可是封禅大典才用的规格!

女帝的目光扫过那些惊骇的藩王面孔,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即刻颁诏各藩,所有诸侯王子孙,皆封列侯,世袭诸侯封地食邑!王子王孙,皆受大周恩泽!」

南宫婉儿看见女帝唇角那抹转瞬即逝的弧度,顿时明白——这盘大周圣朝的棋局,要变天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