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6章 风格(1 / 2)

加入书签

第446章 风格

第四十九手,黑棋,尖。

看到人工智慧落下这一子,柯老并没有急于应对,反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易征也颇有兴趣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因为他回想起之前柯老向他介绍各种人工智慧下棋特点时的一些内容。

简单来说,大多数人工智慧都是以获胜为第一目标,因为他们的训练方法和算法都是来源于AlphaGo后来开源的论文,对于大部分人和公司团体来说就是照抄,甚至改都不改。

所以市面上绝大多数人工智慧都是以「获胜」作为第一目标,对它们而言,无论是赢半目还是赢三十目丶一百目,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场胜利。

很多实力强到一定程度的人工智慧,一旦在前半盘取得优势,在后半盘反而不会和你有什麽激烈的战斗,甚至不仅是不会主动战斗,还会主动放弃,甚至有百分百可以屠杀你大龙的机会,它们都会选择放弃。

这在人类看来是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毕竟有几个人可以放弃屠龙的机会而不狠狠的把握呢。

反而很多时候看起来予取予求,简直大方的像是一个苦主一样,对手要什麽就给你什麽,甚至你当着他面吃大龙他都不介意,简直可以说是被牛头人的典范教科书。

看起来你就很爽了,一路吃吃吃但到最后发现,输光光了。

而这其实是因为人工智慧判断:放弃这些局部的利益,反而能使整个棋局形势变得更加简明,自己的胜率也会更高。

所以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工智慧最终仅以半目之差获胜的棋局,甚至在他的获胜对局当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这并不是因为它只能赢这麽多,而是它判断「只需要赢半目就足够了」。

甚至可以说,如果人工智慧能拥有一个人类的躯体,他可以摆出一个让他在新罗混不下去的手势跟他的对手说:「我们之间的差距,其实就这麽一点点而已。」

《指尖宇宙》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工智慧都采用这种对局策略。

正由于早期人工智慧普遍存在这种「稳健至上」的风格,导致后来不少研发团队专门进行了改进,刻意让人工智慧下得更激进一些,以此来将胜利的果实最大化。

就比如柯老母校就有团队意见发了一款人工智慧,在程序的设计当中,他不是以获胜为第一条件的,而是以最大程度的获胜为主。

在对局当中尽量的将目差拉大,它绝不会在可以屠龙的时候选择退让,而是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会死死咬住对方大龙不放,毫不留情。

而从眼前绝艺的招法来看,似乎就带有这种风格的影子。其实此时棋局仍有简明的进行方式,双方形势依旧相当,并没有拉开明显差距。

但绝艺却主动选择了最复杂丶最激烈的下法,显然是有意考验柯老的应对能力。

不过易征倒并没有太把这一步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大不了就是大家干一架而已,最多是在角部形成一个劫争,就算角上被吃,也没什麽大不了的。

因为哪怕是右上角真的是被吃掉了,外围一样可以获得足够的收益,无论是连走两手,强攻右下,或者从左边打入,各种各样的选择都很多。

因为不是自己的对局,易征也没有过多的思考,甚至反而很轻松的打了一个哈欠,他不知道柯老有什麽可想的。

而过了几分钟之后,柯老终于说话了:「跳,做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