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4章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2 / 2)

加入书签

众人纷纷看来。

鸳鸯只得上前奏报:「陛下,晴雯病得厉害,是否要去请太医,或丶或将她送去安静地方休养。」

楚延一听,立刻起身下炕,「我去看看,你去叫太医来。是什麽病还不知道,不要慌张。」

不是鸳鸯狠心,是大户人家惯例,下人生病者,不管是不是瘟症,一概送去别处静养,以防传染给主人。

因而楚延才起身,张皇后与元春就劝阻道:「陛下龙体为重,命太医去看即可。」

探春丶凤姐丶李纨等也劝了,湘云和宝琴几人则是犹豫,黛玉看一眼楚延后,说:「陛下治病救人已有先例,晴雯也是伺候皇上的丫头,去看一看却也无妨。」

先例正是她。

楚延点头道:「我自有主意,你们不必劝了,也不必跟来免得人多打扰到,都留下,我和鸳鸯去看就好。」

说罢,与鸳鸯出暖阁,去往旁边屋里,见晴雯已卧在床上烧得不省人事,人也糊涂了,只不住的喘气。

楚延坐床边喊了她两声,她也不应,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于是吩咐:「去拿块湿毛巾来。」

门口站着的红玉赶忙去了。

毛巾拿来后,楚延掀开晴雯身上被子,给她解了两件衣裳,再盖上被子,将毛巾捂她额头以降温。

做完后,才皱眉望着病中的晴雯。

这场病真是来得如疾风骤雨,昨晚才受冷,今早发病,晚上就烧得昏迷了。

按他的经验来看,太医来了也没用,只能靠晴雯自己撑过去。

若实在撑不住,只能和黛玉一样,楚延也给晴雯一枚丹药。

晴雯值得一枚仙丹。

「陛下。」香菱来到门口,并未进来,传话道:「林姑娘她们来问:晴雯怎麽样了?」

楚延道:「不大好,叫她们不要放爆竹了,说笑小声些。」顿了下,说:「看来今年除夕夜不能尽兴了,你去跟她们说,熬不住的先回去睡下,让凤姐带女儿回去,清河或皇后也带小公主们回去。」

香菱又去暖阁传话。

凤姐叹道:「本来准备了一些爆竹,等新年了再放,如今倒也罢了。陛下既有旨意,我就先回去睡下,明儿再来看晴雯。」

平儿这时说道:「我替奶奶留下看着罢。」

凤姐点头,也不和她顽笑了,带着巧姐先回家歇息。

清河与张皇后一番争论,最后还是清河带侄女们回去,张皇后留下陪皇上熬夜。

在几人走之前,可卿笑道:「别担心,晴雯没事的,有谢贵妃给的平安符呢。」

凤姐本来要走,听闻这话后,忙回来拉住她手:「你这话是什麽意思?」

众人也都诧异看向秦可卿。

秦氏朝香菱笑道:「去跟陛下说,看晴雯身上可带有平安符。」

香菱赶忙跑去了。

探春扭头跟迎春说:「二姐姐,你身上的那道符可在?」

黛玉等人皆看来,迎春忙从脖子里取出挂着的璎珞,上面有一个小巧的金色宝葫芦,平安符就被放在葫芦里面。

迎春解释道:「陛下命我随身带,我娘就特意去找金匠打造的宝葫芦,除了睡觉洗澡外,我都一直带着它。」

这时,太医来了。

众人在暖阁门口围看,亲眼看太医走进去给晴雯看病。

不久后,太医走了。

她们又枯坐了一会,楚延才回到暖阁,众人忙围过来。

「将犯人抓来。」楚延笑道,她们转头一看,见秦可卿正躲在李纨身后呢,袅娜的身段努力藏起来,眼见躲不过,她才扑入楚延怀里笑着道:「陛下怎说我是犯人?真是冤枉妾身了~」

楚延单手搂着她腰肢来到炕上坐下,将可卿横放在腿上,挥手拍了她臀儿一记响亮的。

众人都笑起来,知道他在正经时候开玩笑,就是事情有着落了。

楚延道:「先等等。我让鸳鸯看着晴雯了,现在什麽时辰了?」

湘云拿出金镶玉的一块怀表来,看了看时辰,说道:「还差半个时辰到新年!」

楚延点头:「你们困了就回去罢。」

黛玉猜出他要陪伴晴雯,却没有问,免得他疑心自己吃醋了。

宝琴却直接问道:「陛下也要和上回陪林姐姐一样,看守晴雯一夜?」

以皇帝之尊,看守一个丫鬟一整夜,是天大的殊荣。

楚延摇头道:「还不知道,许是你们逼问可卿,让她来说。」

秦可卿忙告饶:「陛下,我知道错了,可这事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姐姐的符纸管用,先是晴雯,再是迎春,迎春也犯病后,姐姐就到京城了!」

说完,她自己捂住嘴巴,一副「惨矣,我怎泄漏了天机」的模样。

她这一番话,果然震住了众人。

半晌,宝钗叹道:「原来那平安符是这麽用的。」

众人深以为然,那位还未露面的谢贵妃,越发神秘了。

迎春神情慌张,楚延看出她脸色,招手示意她,等迎春走来后,将她腰肢搂住,说道:「你放心,有我在,你们都没事。」

又看向黛玉,笑道:「朕既能救回还泪的绛珠仙子,也能救回你们!」

湘云忙笑问道:「谁是绛珠仙子?林姐姐?」

黛玉只是笑。

楚延说道:「罢了,不说这些,明年她来时,朕再与她算帐。」

黛玉仔细想了半会,笑道:「谢贵妃远在千里,却仿佛近在咫尺,她今晚上必然也在守夜,许是与陛下心意相通着。」

楚延哑然失笑:「朕与她就没默契过!她原先是温顺乖柔的性子,后来越发古怪。」

正说着,玉钏忽然进来禀报:「陛下,鸳鸯说,晴雯身上的平安符碎掉了!」

「我去看看。」

楚延立刻出门。

黛玉等人知道晴雯不是瘟症后,也赶忙跟上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