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5章 四福儿的融资(2 / 2)

加入书签

一年七十五万两,还上十年就是七百五十万两,本金五百万两未动,这手笔莫说买个巡抚了,买个总督,甚至军机大臣都绰绰有馀。

只不过这利息相对安徽藩库实际收入而言,还是太多了。

「空口白牙的,赵大人连先前借的银子利钱都还不上,这再借三百万两,就大人您那安徽大库一年才进几个钱?算你明年藩库进项翻上一番,赵大人恐怕也无力偿还吧。」

在军机处办公厅当差的人,哪个不精明,哪个不会算帐?

赵安的回答是他有个抵押物可供福四爷参考参考。

安达礼好奇:「什麽抵押?」

「不瞒安大人,在下已与本省学政徐大人联名向朝廷上书奏请于安徽开设临时捐纳,摺子想来已经到了通政司,估计封衙原因没到军机处.」

赵安的意思只要福长安能帮忙通过安徽这份奏请开捐的报告,捐纳所得用于优先偿付利息。

「初步估算,若能开捐,所得捐纳银两,至少这个数.」

赵安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显然不是三万两,也不是三十万两,而是三百万两。

这个数据是参考甘肃冒赈案的,甘肃那边几年弄了一千六百多万两,算下来每年捐纳所得有三百多万两。

安徽比甘肃要富,皖南文风又重,卖功名的话三百万两轻飘飘的,这还没算卖低品官吏职务收入。

乐观估计能卖出五百万两。

「捐纳所得三成专门用来支付中堂这边头年利钱,往后在下就是勒紧裤腰带也不让中堂大人费心,这不比现在逼着在下从空空如也的藩库掏银子要稳当得多?」

赵安其实更想说的是最多还你家四傻子三年利息,反正本金也有五百万两,等白莲教乱一起,你家四傻子就是把我通讯录爆了我也不鸟你。

「捐纳?」

安达礼心动了。

开捐纳粟是朝廷缓解财政压力的老办法,也是各级官员中饱私囊的良机。如果赵安真能在安徽把摊子铺开,并且承诺三成收益优先用于偿还四爷出借款的利息,那绝对是没问题的。

「还请安大人多费心,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赵安说话间,桌上又多了张银票,面额明显多了不少,是张三千两的。

两张就是四千两,赶得上安达礼十年工资了。

「此事下官回去与中堂大人说一声。」

安达礼的语气缓和了不少,手指不经意地在桌上敲了敲,两张银票便悄无声息地滑入了他的袖中。

「不过赵大人您这想法着实有些异想天开,中堂大人能否首肯,下官可不敢打包票。」

军机处混的人,没个把话说死的。

赵安立即满面堆笑拱手,无非说些成与不成都不关安章京的事,这四千两权当交个朋友,这次不成,说不定下次能成呢。

客客气气送走福老四派来的讨债鬼,待人走后赵安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微哼一声福老四要是钻这个套,将来老实的话就算他的首轮融资没收其家产饶其一命。

以福长安的贪婪和短视,绝计钻这个套,毕竟四傻子做梦也不会想到大清朝的安徽巡抚会是个反贼。

说不定还会认为这下能彻底吃死赵安呢。

夜里没人再来拜访了,在京工作的安徽籍官员基本不知赵安这个家乡父母官抵京,就算知道也因为与赵安没有工作交结缘故不会特意来访。

毕竟,小学文凭的赵安于京师实属异类。

次日,继续在试馆等通知。

京师年味已经很重,大清早的就爆竹声声,满大街的春联喜字。礼部王主事透露除夕夜宫中会有盛大晚会,除戏剧丶杂耍外,还有类似小品丶相声的表演,晚会最后还会有礼部和理藩院的人专门为老太爷宣读藩属国的进贺。

参加晚会的除皇子皇孙丶宫中嫔妃外,在京的王公大臣基本都要参加,热闹的很。

也是乾隆二十五年以后老太爷规定的过年项目。

赵安估计明天应该有人通知自己参加晚会,但或许不会被安排面见老太爷,毕竟那麽多人在,老太爷哪有心思专门见一个署理巡抚。

下午等的无聊,却有个导游过来请他到内城,也就是满城逛一逛。

这导游不是别人,正是前番在宿州追随赵安平定白莲教乱的宗室侍卫庆遥。

人如今已经高升正三品的头等侍卫,在皇城西华门当差。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