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5章 赵大人讲话很有用(1 / 2)

加入书签

第344章 赵大人讲话很有用

从古至今,有几个官员能当众说出一起发财的话来?

还是个从二品的大官。

半步封疆了。

赵安的开场白不是与众不同,而是鹤立鸡群,简直就是官场异类。

令得在场的商人丶工坊主们为之集体一滞,不少以为是「鸿门宴」的商人脸色都是为之一缓,不管眼前这位年轻藩台大人所说是真是假,起码人家这话说的叫人中听,对吧?

「发财没什麽不好,你们发了财,官府就能多收点税;官府多收点税,朝廷和皇上就能多点钱花,百姓也能少点负担,所以啊,本官巴不得在座诸位个个发大财呢!」

赵安是笑着说这话的,说的很直白,但道理却又如此浅白,令得一些商人已经忍不住点头,对于眼前这位有青天美名的藩台大人印象大变。

过往印象中凡是青天大老爷都重农抑商,对商人百般瞧不上,如前明那位海青天判案,只要是穷人告富人的,也不管这穷人有理没理,判决结果都要偏向穷人。

似乎在青天大老爷眼中,富人天生有原罪似的。

因此不少商人丶工坊主们对于打造出青天人设的赵安是敬重之馀又畏惧,未想,赵安的表现却跟他们以为的大相径庭,着实让他们开了眼界。

「今日请诸位来参加这个工商业恳谈会,一是呢本官想听听诸位经营之中有何实际难处,具体说衙门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阻碍了大家发财?

这二嘛,是想和大家一起集思广议,议一议咱们安庆工商,或者说咱们安徽工商业未来发展的路子,大白话怎麽说来着,对,就是怎麽才能让大夥的生意做大做强,赚的银子怎麽才能比过去更多!」

说话间,赵安已经坐下。

这也是个稀罕事,当官的重视商人不稀奇,可稀奇的是当官的竟然要跟商人一起共谋发展,听意思还要整治衙门的意思,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亦或是这位赵大人有什麽更深的图谋?

堂下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先开口。

赵安将众人的疑虑看在眼里也不着急,自顾自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才笑着缓缓道:「诸位可能觉得本官所言有点过于耸人听闻,嘴上说的漂亮,实则心里藏着算计诸位的小算盘?

非也非也!

本官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要开诚布公,真心交流。诸位须知这商事,亦是国事!商贾繁荣,则市井繁荣;市井繁荣,则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则天下安定!

此道理本官自出仕那天便深信不疑,皇上和朝廷亦是鼓励通商惠工的!当官的为官一任要的就是造福一方,而这造福二字,可离不开在座诸位的鼎力支持!」

这番肯定商人地位丶表明合作态度的话,如同春风稍稍吹散了些堂下众人的些许紧张气氛,但还是没人敢轻易接话。

见状,赵安知道空话无用,话锋一转进入实质,朗声道:「观我安庆坐拥长江之利,物产丰饶,人杰地灵,但工商之业较之江南苏杭,乃至汉口丶景德镇,差距又何止一星半点?诸位可知为何?」

他自问自答,伸出三根手指,「在本官看来,一在固步自封,守着老手艺老路子,不敢变通;二在分散乏力,各家自扫门前雪,难以形成合力;三在缺乏引导,官府以往对诸位支持不足!」

这番话说到众人心坎上了,是啊,做生意的谁不想做大?

可这年头商人就跟肥肉似的,官府要吃一口,地方上的各种势力要吃一口,有些作坊主不是不想扩大规模经营,可仅凭他们自己独力闯荡太难太难,能勉强维持现有规模就算不错了。

赵安精准的三点意见一下就引起众人共鸣。

接着,赵安又结合昨日视察所见,列举了产品单一丶工艺守旧丶恶性竞争丶难以规模化作战等问题,说得条条在理,引得不少商人暗自点头。

「因此!」

赵安的声音突然提高,充满感染力,「本官今日有几项设想要与诸位议议,当然,绝非什麽藩台大人的命令,就是个想法,供诸位琢磨琢磨,本官要说的对,诸位就跟本官一起合力把事做起来。本官要说的不对,诸位权当听个笑话,乐一乐就行!」

有个做漆的作坊主大着胆子道:「大人请说!」

赵安朝这作坊主看了眼,微微点了点头,道:「这第一嘛,就是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什麽是特色产业?

「咱们安庆的织锦丶文房用品丶漆器丶茶叶丶竹编,都是顶好的东西,可为啥外面人知道的不多,又或是不如人家苏杭?主要就是咱们的好东西跟大姑娘似的老藏在深闺不为人知,因此,本官决定牵头组织本省驰名商标评选!」

驰名商标?!

众人听的一头雾水。

藩司办公室主任老宋却是一肚子数,因为赵大人正是靠这个举措发迹的。

不劳赵安费心,老宋就出面为众人详细解释评选规则,什麽商会推荐丶官府核查丶专家评定,评出来的驰名商标将由藩台大人亲自题写匾额褒奖,官府采购和往来客商优先推荐。

为了确保评选公正公平公开,参评者需象徵性缴纳一些评审润笔费,不多,五百两一家。

五百两真不多,其实赵安完全可以不收这个评选费,但是组织评选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开支,且这个评选委员会要长期设立,等于凭空多出一个编制机构来,少说也得有上百位工作人员吧。

工作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钱的。

这次评选安徽驰名商标不是跟在扬州那边似的单纯敛财,而是赵安集中打造一批名优产品推向省外市场的杀手鐧,从而以驰名商标丶名优产品带动形成一个全省产业集群效应。

如果做成了,商家的利润就将成倍翻涨,收你五百两贵麽?

赵大人为了安徽的经济发展,为了带你们一起发财,少喝多少顿酒,知不知道!

驰名商标的概念稍加解释,哪个做生意的听不懂,堂中一双双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官府的认可和背书丶推广可是花多少钱都难买来的金字招牌啊!

这不比单纯捐输强太多?

至于那五百两评审费,简直是九牛一毛,纵是这法子最后没成,五百两的捐输也便宜。

当下便有人心动不已,堂中嗡嗡一片,都在交头接耳议论这评选工作。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做生意的同样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