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再辩四民道德(2 / 2)
苏泽说道:
「这件事只要刊登出来,让整个朝野开始讨论,很多问题就清楚了,你看这篇报导。」
苏泽又拿出《新君子报》,将报纸递给罗万化。
罗万化看完,连连点头,他没想到《新君子报》竟然有如此的见地。
这次《新君子报》的观点也有点独特,主笔对童工现象的抨击,在工厂高强度劳动的童工,会影响整个民族的体魄。
《新君子报》慷慨激昂的写道:
「少年弱则国弱!」
「孩童非成人,其身骨未成,心智未长,强驱其入地狱般之矿洞工场,其害何止于一代?」
「摧残筋骨,绝我未来干城之材!」
「十岁稚子,筋骨柔脆,当是发育强体之时。今迫其负超荷之重,吸污浊之气,处险危之境。不数年,非伤残即病羸。」
「他日如何执戈卫国?我大明未来之兵源,岂非尽成病夫之师?昔人云「耕战传家」,今童工毁身,是自绝长城之基!」
「蒙昧心智,断我社稷英才之根!」
「童子当入庠序,习诗书,明事理,方成可用之才。今困于暗无天日之矿洞,终日唯挥锤运煤,目不识丁,耳不闻道。」
「长此以往,工匠无巧思,士卒无胆识,官吏无见识——举国人才之泉源,竟被工矿业主活活扼杀于童稚之年!」
这篇文章是《新君子报》一贯的文风,上来就是国富民强的大论,这也是如今它的手中最喜欢的。
但是罗万化读完还是觉得怪怪的。
苏泽说道: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说要保护童工,但是却将今日之幼童,当做未来之兵源,实则也是功利之论。」
罗万化连忙点头,还是苏泽一针见血,《新君子报》是护童口号最响的,但是他们的保护措施就是一个字「禁」,仿佛朝廷只要一纸禁令,这天下的工矿都不会再雇佣童工了。
苏泽抽出一本已经写完的奏疏说道:
「朝野已经有了讨论,那我就可以上疏了。」
罗万化连忙拿过奏疏,认真看起了起来。
《奏请厘定童工禁限疏》
苏泽还是开篇明义,首先确定什麽是童工。
童工,就是之前的工人。
苏泽又将分成了两部分。
首先是十岁以下的,这部分自然是严格禁止。
「凡十岁以下孩童,一律严禁受雇于工场丶矿山及一切营利之所。」
然后就是十岁到十六岁之前。
「十岁以上,未达十六岁者,严禁从事矿山采掘丶高温熔炼丶长途负重等高危重劳。」
接着苏泽又强调,凡是已经入官学者,无论是小学丶预科还是说别的官办学校,「其家不得以佣工为由强令辍学。州县需验核学籍,违者究家长及雇主之责。」
苏泽同时又提出,要求对雇佣大量童工的机构,徵收「义学教育费」,这笔钱需要用来给官府举办工余的培训班,让这些童工接受文字算数的基础教育。
接着,苏泽又驳斥了几个主流的观点。
首先是「契约论」。
苏泽在奏疏中说明,并不是说签订了契约就是合法的。
大明律法中禁止的人口买卖,也有民间签订契书来交易的,难道这就是合法的?
雇佣童工,让童工在危险的矿井中作业,本身就是有违公序良俗,有违儒家传统道德的事情,又怎麽能因为签订了契书就免责?
更不要说很多童工根本不识字,他们也不了解契书上的内容。
所以苏泽进一步主张,如今所有工厂矿山,和童工签订的契约自动作废,日后要签订雇佣童工的契书,需要申请官方的官契才行。
然后苏泽又驳斥了「商德论」。
苏泽首先强调,「四民道德」中的四民,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是动态变化的。
商人只是一种职业,在从商之外,商人是大明子民,也可能是读书人,也可能原本是个农民,还有可能是致仕官员或者宗室勋贵外戚。
所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单独的商人群体。
商有商德,纳税有德,只是对商人这个身份说的。
但是并不代表,商人纳税之后,就不需要遵守其他的道德了。
老吾老幼吾幼,尊老爱幼,这本身就是先贤规定的优良品德,商人也是大明子民,也是要遵守这个公德的!
看到这里,罗万化都要叫好了!
痛快!
苏泽在文中接着写道:
「此外,商有商德,商人纳税为朝廷做贡献,那士也有士德,官员需要保境安民,让地方上发展稳定。」
「工坊对童工敲骨吸髓,官府如果不管,最后给地方上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败坏了本地的风气,那就是有亏于士之德了。」
「为官一任,自然要造福一方,地方官员自然不该放任这些商人无度追求利润,所以官府也要对当地的工厂矿山进行管理,将一些明显薪水过低的契约废止,保护雇工的权益。」
读完了苏泽的奏疏,罗万化立刻说道:
「子霖兄!这份奏疏我可以联名吗?」
苏泽笑着说道:
「这个自然,山西童工的问题就是一甫兄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的,才能引发这麽大的讨论浪潮。」
罗万化签下名字,苏泽则将奏疏副本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果不其然,这份奏疏没有遭遇什麽阻力,直接就获得了通过。
不止如此,苏泽还获得了500点威望值。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