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 / 2)

加入书签

很快,又有新的谣言传来。

有人说,新任的广西布政使根本不想要见他们这些土司使者,马上就要把他们集体处决。

处决的方式又推入海里喂鱼,或者集体吊死,其中最离谱的是用火炮处决!

这个谣言过于离谱,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只相信前两则谣言。

但是很快,这些土司使者们被陈璘请到了防城外的炮场,陈璘说要向他们展示大明的炮术。

这下子可把这帮土司使者们给吓坏了,他们几乎是哭着喊着被士兵们塞进了马车,硬是拖到了炮场上。

这帮土司使者以为自己死定了,在一阵鬼哭狼嚎之中,陈璘竟然是真的试炮!

可很快,这帮土司也高兴不起来了。

陈璘这次展示的,是近距离攻击的霰弹炮。

这帮土司使者们,看着一群野猪冲向炮口,然后被喷射而出的铁砂射成了死猪,看到最近的那头野猪尸骨无存的凄惨模样,「炮决」这种死法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这次恐吓之后,这帮土司使者们回去之后,就迎来了广西布政使涂泽明的下属。

他是来谈判的。

谈判的结果自然是非常顺利。

涂泽明和这些土司约法三章:

其一,严明土司继承的法律,日后土司去世,新任继承的土司必须要得到广西布政使衙门的确认,交还上任土司的印信,再由朝廷颁发新的印鉴,才能确定为新任土司。

如果无土司大印,还自称土司的,则明军和各部土司共击之!

其二,各土司部落,不可以私设税卡,大明和土司的商人,都可以自由往来于乡野山寨。

但是进城做生意必须要缴纳商税,这笔钱无论是汉人商人给,还是土司商人给都行,而且约定要用银元交税。

其三,就是为了让一些偏远的地区的土司也能拥有银元,涂泽明还向这些土司介绍了四种作物。

分别是土豆丶红薯丶油桐树和漆树。

涂泽明和这些土司使者一起品尝了土豆和红薯制作的美食,土豆软糯喷香,红薯则饱腹甘甜,两种作物都可以种植在山区。

涂泽明还推荐了红薯,红薯不仅仅块茎能食用,红薯叶也可以食用,或者用来饲养家畜。

另外两种树,就是大明工部需要的了。

油桐树,是一种热带地区会生长的经济树木。

油桐果实榨取的桐油,刷到木头上可以防腐防水,是处理船材必备的,大明水师对桐油有着巨大的需求。

除此之外桐油还可以用来制作油墨丶肥皂,油纸伞能够防水,也是因为在纸上刷了桐油。

为了获得稳定桐油,朝廷对于百姓种植油桐树有补贴,但是依然有很大的缺口。

漆树就更不要说了。

在合成油漆出现之前,漆树生产天然大漆,一直都是重要防腐材料。

此外利用大漆制作的漆器,也是大明出口的拳头产品,是全球贸易中颇受欢迎的奢侈品。

这两种经济作物,恰好都是广西山区适合种植的。

朝廷只要搜集原料,然后就可以在广西的工厂加工,运输到京师就能卖出高价。

果不其然,这四种作物都引起了土司使者们的兴趣。

种树其实不难,漆树和油桐树都一样,只要定期收获就行了,需要的就是人手,技术难度很低。

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听起来也很容易,不需要太高深的农耕技术,这都是山里的土司能做到的。

这些东西都能换到银元,那还造什麽反!?

这些部落土司只是山里的土大王,他们可没觉得自己能推翻大明。

有时候闹一下,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待遇罢了。

贸易能过上好日子,那要造反干什麽?

反正种树种田的,都是土司部落的底层百姓。

面对这样的三条约法,在场的土司使者们几乎是瞬间就答应下来。

还有什麽不答应的理由呢?

在召唤完了这些使者后,经验丰富的老官僚涂泽明,开始和省城桂林的官员们,打起了文书官司。

涂泽明首先向广西全省官员宣告,皇帝和内阁是让他来防城主持开港事务的,这是广西的头等大事,所以在处理完防城的开港事务之前,他涂泽明是不会去省城的。

所以涂泽明要求,日后布政使衙门的文书,都要送到防城内。

除此之外,涂泽明还冻结了整个广西的人事权。

这一下子,可就把整个广西的官员给弄疼了。

人事权,就是省一级布政使衙门的最大权力。

没有布政使衙门的认可,衙门没办法补充官吏,新上任的达不到合法身份。

涂泽明这样一来,算是卡住了所有广西官员的脖子。

省城的广西参政叶可成急坏了,他又多次给涂泽明写信,请他尽快来省城交接,处理一下急切的公务再去防城督办开埠也不迟。

但是涂泽明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留在防城。

一时之间,这些广西大员的师爷幕僚往来于防城和省城之间,多方打探涂泽明的态度,最终明白了涂泽明的要求。

涂泽明的条件,是南宁府丶防城港和梧州,这一府一州一港开徵商税。

明白了涂泽明的条件之后,广西的官员串联了一下,最终广西参政叶可成拍板,全力支持布政使大人的意思,请涂布政使先来省城到任再说!

虽然南宁府上下的官员最不乐意,但是在这时候,也没人能违逆整个省的意见。

涂泽明之所以选择南宁府,是因为这是广西仅次于省城桂阳的重要市镇。

在苏泽原时空,南宁最终成为了广西的省会。

除此之外,南宁还位于广西汉人聚居区和土司控制权的交界地带,这里也是最适合进行贸易的地方。

在涂泽明看来,南宁甚至是要比桂林更适合做省城的地方。

梧州自然不必说了,是大明在广西地区最重要的盐关,也是几省的商业转运总枢纽。

完成了一府一州一港都开徵商税了,涂泽明这才在陈璘等安南军的护送下,满意的前往桂林上任。

七月二十七日,河南怀庆府丶广西南宁府丶广西梧州丶广西防城港,都上书请求开徵商税,皇帝准奏。

同时皇帝又发布圣旨,对已经开徵商税的地区实行分税改制,并在各地设置商税局,专门负责徵税。

这两件事刊登在报纸上之后,然后通过报纸传递到地方上。

各地方的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府也可以申请开徵商税,那省内的各府就各怀心思了。

这商税本身就是有利有弊,以省为单位,还能勉强形成共识,但是以府为单位,那大家的想法就活动了。

而论散装程度,又没地方能比得上南直隶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