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天子家奴尔(1 / 2)
第359章 天子家奴尔
皇宫中。
如今执掌内帑的司礼监大太监是张诚。
这位前登莱镇守太监,以前就和苏泽关系密切,他也是依靠着登莱铸币和开港的功劳,才被皇帝调回宫中,执掌内帑的。
如果是以前,张诚自然是支持苏泽的奏疏。
但是这一次毕竟只是协商的汇报。
张诚并不是贪图手下的供奉,对于他这样的大太监来说,贪墨既不经济也不划算,完全就是脏了自己的手。
但是张诚同样也有顾虑。
坐上这个位置,权力来自于手下的效忠,最重要的就是服众。
如果不能服众,那这权力就是空中楼阁,只是纸面上的权力。
张诚执掌内帑不久,前一个执掌内帑的,是现在的司礼监二把手陈洪。
张诚知道陈洪生性狠辣,所以不想要和陈洪争斗,他到任后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他只是撤换了小半,大部分还留任了陈洪留下的人马。
为此他在刚入司礼监的时候,得到了陈洪的颇多照顾。
要折银纳贡,这是动了内承运库的好处,内承运库自然要反对。
张诚思考了良久,最后找了个机会,来到了司礼监掌印冯保的值房。
虽然贵为掌印,但是司礼监原本只是伺候皇帝文书的部门,所以整个司礼监的屋舍都很小。
司礼监的职能扩大,但是又都掌管机要文书,不能随意挪动。
所以司礼监内,除了掌印太监需要保管皇帝的玺印,所以拥有一个独立的值房之外,剩馀的司礼监太监都是聚集在一起办公的。
其实张诚入宫的时候,拜的乾爹就是冯保。
但是太监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成为司礼监秉笔,以往拜的乾爹关系都自动作废。
这算是对爬到太监职业生涯的大太监一个奖励,同时避免司礼监中出现复杂的利益关系。
而且成为秉笔,也就是一方大佬了,也有了自己的利益。
这时候入宫的情分已经靠不住了。
张诚成为司礼监秉笔后就是这样。
按理来说,他曾经是冯保的乾儿子,应该和冯保关系更近。
但是他反而和陈洪的关系不错。
但是今天到了求教冯保的时候了。
进入值房,张诚恭恭敬敬的喊道:
「乾爹。」
冯保头也没有抬,继续批红奏疏,不过他任由张诚凑过来,张诚和以往一样给冯保研墨。
等到冯保批答了一堆奏疏,这才看向张诚。
张诚连忙说道:
「孩儿有一事请教乾爹。」
冯保冷冷的说道:
「爹都喊了,这忙不得不帮,说吧。」
张诚反而高兴起来,冯保虽然态度冷淡,但是愿意帮忙。
他连忙将工部协商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了苏泽提议江南折银纳贡,内承运库这边的压力。
听完了张诚的话,冯保反过来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可知道为何外朝和民间,谈起了我们内官,都是阴狠奸诈,睚眦必报的样子?」
张诚摇头,他在外朝风评不错,倒是没有这样的困扰。
冯保说道:
「别看你什麽秉笔,我什麽掌印,实际上咱们内官就是天子家奴。」
「身为家奴,如果不狠,如何立身?」
「天子用的就是咱们的这狠劲儿!要不然事事委任外朝文官就是了,你能比外朝文官做得更好吗?」
张诚连忙摇头。
外朝那帮阁部重臣一个比一个生猛,一个比一个专业,还有苏泽这个妖孽。
其实别说他们,就是当时张诚在登莱搭档的登莱巡抚涂泽明,也是精明强干的能臣,每次市舶司遇到麻烦,都是涂泽明帮着解决的。
这些大臣都是残酷的科举和险恶的官场卷出来的,自己怎麽和外臣相比。
冯保说道:
「天子用的就是咱们的狠,你事事与人和气,怎麽做好天子的家奴?」
张诚沉默了。
冯保继续说道:
「主家如果看到,家中管事们都和和气气,你说主家怎麽想?」
张诚一惊,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冯保又说道:
「你成为秉笔之后,你的亲旧故友,乾子干孙,提拔了多少?」
张诚沉默了,他为了不给皇帝留下任人唯亲的坏印象,基本上没有提拔自己的旧人。
「咱家再问问你,那些内承运库的管事的,他们是更感激你还是感激简拔他们的陈洪?你待他们再好有用吗?」
「若是内帑出了差池,陛下是拿你这个现任知罪,还是前任知罪?」
这几个问题,都让张诚冷汗直流。
冯保叹息说道:
「你升入司礼监,不亲近我,这是对的,但是你也不能亲近陈洪啊。」
「你也是秉笔了,也是司礼监的一方山头了,你还想着靠谁?」
「咱们头顶上只有一片天,就是陛下,这内廷剩下的就是咱们三个,你还要靠人?那你下面的人怎麽看?」
张诚的后背全都是冷汗,他连忙说道:
「乾爹教训的是,孩儿知道了!」
张诚已经知道要如何做了,冯保说道:
「记住,这是你最后一次叫乾爹了。」
「日后张公公和咱家斗起来,若是还记得今日的情分,最后能让咱家和李大监一样,出宫安养晚年就行了。」
张诚刚刚准备说几句好话,但是冯保已经没了谈话的兴致。
张诚只能转身离开。
等到张诚离开后,冯保脸上才露出笑容。
陈洪拉拢张诚来对抗自己,冯保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冯保刚刚接管掌印之位,前些时间还没工夫收拾他们。
今天主动送上门来,冯保三言两语就拆散了他们的同盟。
不过冯保今日说的,也确实是实话,他虽然狠辣,但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只要张诚不站在陈洪那边,那自己有的是办法对付陈洪。
——
「子霖兄,陛下同意了工部协商所议!」
沈一贯来到报馆,告诉苏泽这个好消息。
罗万化问道:「江南贡物折银也同意了?不是说内帑那边闹得很凶吗?」
工部协商结果送到宫内之后,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就闹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