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城南已合 数重围(1 / 2)
大都护远远就瞧见楼塔上的光芒。
那是边军传讯时,在篝火上洒的磷粉所产生的白焰。
於是他们十人在夜里绕着外环城墙,赶往东南门。这三天疾行,很多时候,大都护都是睡在马背上,让亲信看照着骏马的方向,并由几位仙子轮班领头,而小仙则是几乎无眠,仅需阖眼片刻,便能补足精神。
看着郢城在前,大都护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加快的心跳,以及对於未知带来的不安与兴奋。
临近东南门,前方小仙认准方位,甩出一符,符火点燃,照亮了城上城下的众人,城上的卫兵肃立警戒,校尉看到那飞符连带送上来的一块黑影,伸掌一接,定眼一看,发现是大都护的玉佩,於是无声下令,让卫兵垂绳下墙。
大都护等十人在城门外勒马,接着拉绳,飞速攀升上城,刚踏上墙,军官便跪地一片。
「走。」大都护只讲一字,官将迅速起身,五百亲卫随即跟上大都护步伐,快步下石阶,朝着中环进兵,剩下五百位左武卫军兵,神色如常的戍守城门。
黑夜无月,郢城已眠。
偶尔遇到巡逻更夫,最前方的亲卫随即低喊:「禁卫军轮班。」
更夫恍然,低头让行。
五百人,口衔枚,从外环东南门朝中环南门竞走,竟是一点声响也无,踏步落地无声,转弯前行无声,盔甲军械系紧握扶,亦是无声。
外环民宅多,酒楼客栈杂,若见星夜起身的百姓或夜里忙活的贩夫,亲卫更是坦荡前行,让众人以为不过是寻常操演。
走近中环,南门在眼前,中环城门比外环更高,已经无法攀绳而上,但也不需要。
校尉抬手举拳,亲卫兵急停肃立,卫兵出阵上前,持箭令至门前递给守卫,守门卫兵转身将箭令透过暗窗递给门後卫兵。
大都护在阵中观望,他沉着气,等。
一会,侧门开缝,跑出八位卫兵,接着左四右四,缓缓推开城门,门内也有八人,则是向内拉门,因是十六人合力推拉,使得巨门无声而开。
校尉举掌,往前挥,亲卫兵再度往前踏步,待五百人过了门,城楼又下五百人跟上,一千亲卫兵,朝着内环进军。
千人,再难无声,偶有盔甲碰撞,刀械铿锵,但仍无碍。
中环多商行宝号,官员宅邸座落,除了更夫还有差役巡街,且从中环南门往内环西北门的路上,肯定会让西南与西门的禁卫军瞧见端倪。
因此,得快。
当无法再用轮班之词诓骗差役後,随军小仙径自贴符,使其昏睡,待沿途贴了三位後,警报终是响起。
「什麽人!站住!」
校尉举拳往前直刺,全军不再竞走,而是跨步奔跑,跑动声响瞬间在夜里震出骚动。
中环西南门禁卫军由暴尘军轮守,内环西南门则是巡洋军,两军点燃无数火把,照亮城中奔跑的铁墙军,两门军官,竟是不约而同的选择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中环西门由墨甲军驻守,内环西门则是游骑军,两门守军则是火速派兵下城。
尤其墨甲军轮值的左骁卫,更是直接列阵阻拦。
「停下!左武卫造反了吗!」左骁卫校尉高喊:「停下!再不停要敲警钟了!」
「冲!」亲卫军别将率先领头出阵,横刀於前。
冲阵。
久经沙场的亲卫军精锐与待在京城戍守的卫兵,一照面撞击,双方各有损伤,但接下来的情势便成了一面倒的扩散。
左骁卫前排被撞倒,後排跟着倒,再後排慌退,这一退,就真的垮了。
亲卫军由别将带头冲,尖端刺入敌阵後,首排被撞倒的亲兵,马上被後排顶上,没顶住的,再後排随即替身,一排排持续撞阵。
一波水花激起,两波随即淹没。
内环赶来的右御卫是游骑军轮值,左右御卫都是最忠於皇城的卫兵,因此在见到来军後,大都护随即高喊:「铁墙军之帅,镇军大将军在此!圣上遭小人蒙蔽,大都护率领铁墙军??清君侧!」
亲卫军一同高喊:「清君侧!」
右御卫只觉满脑荒唐,竟是愣在当场。
大都护举臂高呼:「萧都督倒行逆施,民不聊生,盗匪横行,今日我便替圣上除去萧恶首,还大楚一个朗朗乾坤!」
「清君侧!」
右御卫心中翻江倒海,一时间竟无法判断是否要阻拦,在这麽一个犹豫的刹那,铁墙军已经冲破阵,朝着内环西北门跑去。
右御卫校尉咬牙,怒道:「别愣着了,去敲警钟,他娘的,又要变天了。」
大都护既已现身,亲卫军便改由他来领军,冲至内环西北门时,全城警钟响起,更夫急敲锣呼喊居民闭户在家,差役通报呼喊官员切勿外出。
内中外三环烽火点燃,守城大将张柱国,半夜被摇起身,连忙登高眺望,再飞速下令部署,调动全城禁军。
先守护皇城,再围歼铁墙军。
此时,内环西北门早已开启。
千人亲卫军过门後,又有千人汇流,两千亲卫军,终於集结。
大都护左右各一位亲卫中郎将护着他,再後则是十位仙人紧跟,两千亲卫军如洪流席卷。
内环多是勋贵宅邸与机关要府,才往南跑没几步,左右两御卫都已经列阵於皇城各门,寸步不让,但他们没有要动圣上,因此只是飞奔而过。
再往南,接到守将命令的暴尘军与巡洋军无法再坐壁上观,摆阵於要道上。
大都护这回不再冲阵,提声高喊:「只诛罪首,不伤无辜!」
巡洋军无动於衷,倒是暴尘军微微松动,大都护帅军朝暴尘军拐弯,在阵前急转绕道。
再往南,碰上镇山军轮值的左右威卫,这两卫不是摆阵,而是迎军对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