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一 丶身为待嫁姬,身上配饰一定会带着红色的手环或红玉镯。
二丶直到出嫁前的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月的时间待在未来夫家家中,此被称为试亲。
三丶如果在试亲时,女方便与未来丈夫有了夫妻之实,这时就会先行盘妇人发髻。
落英国虽然也重视女子的贞节,但并没有一定要保留到大婚才见红的规矩。
在曾经连年战事中,落英国开国皇后率先投入战事之中,在国内设置了许多育福苑。
而後,在那战事连连的年代,即使哪家哪户订了亲,也不一定能留有後代的状况下,开国皇后下达了待嫁姬一系列的措施规矩。
其最初目的便是让已经拥有婚约的男女,在男方被徵调前往战场前,可以在一个月的试亲过程,先留下後代。
不管结果如何,如果男性被徵调前往战场死亡,女方生下"福"後也可轻易再嫁。
女方生下的"福",若男方愿意收留,便有了後代丶男方或女方双方若都不愿收留,就可让育福苑接手收留。
因此,在试亲时若先被未来夫君疼宠,反到会被人认为是极为受到夫家喜爱。
若双方还未婚丶女方却在试亲後怀有"福",被视为是大喜事,代表女方会带福进门。
若试亲後,女性被男方拿走贞节丶男女互相发现不喜双方丶而在下一次试亲日子前确定女方未怀"福",除可退亲外,男方须多给予见红礼及合礼书。
通常发生这样状况的男性家族会主动寻找有所相关来往的姻亲,引荐条件符合的对象给女方。
女方亦可自行寻找。
若试亲後,女性确定怀有"福"丶然男女互相发现不喜双方时,双方皆可决定"福"的去留,或从男方家丶或从女方家丶或转卖丶或给予育福苑收养。
除了退亲外,男方须给予女方见红礼丶合礼书丶安福钱丶转福礼。
待女方生下"福"後,依然可重新议亲,只是必须寻找专做"重亲"的媒婆,而原本的男方则须为女方添妆。
试亲也并不一定就会与未来夫家有夫妻之实。
若在试亲时,男女互相发现不喜双方,也可直接退亲。
「妳可听说了?四皇子好似想求娶上官姑娘呢!」
「四皇子与上官丞相往来频繁,与上官姑娘互生情愫也不是没道理的呀!」
「他们确实非常般配!」
「这可难说了!或许四皇子并没有那意思也说不定。」
「说不准,也可能其实是上官姑娘对四皇子有意思呢!」
「这可不能乱说了!上官姑娘对任何一名男子都是谦恭有礼,她跟四皇子之间也并没有特别传出甚麽事情来,传闻可是不可信的!」
「可不是吗?你们别忘了!上官姑娘跟苏家公子可是从小就有婚约在身的呀!」
听到这里,少女手指一微微一顿。
「苏家公子呀...这苏家虽说是个富商,但那经营的...要迎娶上官姑娘也实在算是高攀了。」
「可不是吗?根本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嗯...但据说上官丞相还是因苏家才能有今日地位,当年上官丞相穷苦落魄之时,正是得了苏家出手帮助,才有了後续的飞黄腾达。」
「好像有这麽一回事呀!据说两人的婚约也是在那时订下的?」
「呐!可不是吗?当初这好似也是上官丞相心甘情愿的。」
「这样一来的话...上官姑娘若是不与苏公子联姻,那也说不过去...」
「确实可惜了......」
「其实也不尽然,四皇子若真有心想迎娶上官姑娘,这苏家公子也是无缘了!」
「对呀!若四皇子愿意娶上官燕,苏家公子自然最好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呀!不然拆散了这麽一对璧人,岂不是可惜了?!」
听着三名少女的燕语莺声,少女闭目,陷入了沉思。
前些日子,上官丞相携爱妻爱女同游桐颸城,与四皇子结伴而行的传言在整个落英国上上下下炸了开来,她也是知道的。
这原本也没甚麽,只不过在他们游桐颸城时,巧遇了刺客,四皇子挺立相护却遭暗算,上官燕及时为四皇子挡了一剑,背部受伤—-------—-------—自那时起,四皇子与丞相府来往急遽密切频繁起来。
挡了一剑吗……
听见如此荒唐之言,少女冷冷一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