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8(2 / 2)

加入书签

“爱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臣不辛苦,辛苦的是臣的嗓子,差点哑了。”

“爱卿这样说……难道是在怨朕?”

“怎么会呢?只是嗓子不舒服而已。”

“爱卿啊,朕也不瞒你,朕是真的不懂。”

“哦,那陛下现在懂了吗?”

“已经懂了一半。”

“这样说的话,臣之后还是要每日进宫。”

“嗯,以后还是要麻烦爱卿。”

“没问题,只是陛下,我可以走了吗?我真的不想再说话了,一个字也不想说。”

“爱卿自便。”

从咸安宫离开后,徐青罗连续休息了三个月。

当然不是真的休息,只有没有进宫讲学,也没有炼丹而已。

相反,她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研究新功法上,整天忙得昏天地暗,不见日月。

三个月后的一天,徐青罗出门散心。

在路过一个小池塘的时候,她看到了柳絮从天而降,立刻有了灵感。

于是她招来了属下,又请了上百人的平民,帮忙采集飘飞的柳絮。

九九八十一天后,徐青罗以柳絮为主要原材料炼出了一炉丹。

颜色火红火红的,宛如烧红了的金属球。

即使没有靠近,众人也感觉到了滔天的热量。

徐青罗看见后,顿时眼睛一亮,然后提了几颗回去。

首先在沐浴的地方放了一颗,又在厨房里放了一颗。

其他的就放在了院子里,等什么时候需要它了,再用它。

在如今的时代,洗澡最麻烦的是什么?

其实是烧开水。

傍晚的时候,徐青罗将一颗用金属笼子装着的新丹药放进了装满冷水的浴桶里,静静的等待着。

大约两刻钟后,浴桶里冒出了水蒸气。

摸一摸,是烫的。

“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你以后就叫小祝融丹了。”

祝融,传说中的火神。

第176章

雾气氤氲时,徐青罗提着木质把柄,将金属笼子连同里面的小祝融丹一起提出了水面,随手挂在了一旁的衣架上。

然后她拿出一颗净水丹,扔进了浴桶里。

脱去衣物,散开头发,没入水中。

在泡了小半个时辰的澡后,徐青罗又靠近了小祝融丹。

不一会儿的功夫,包括她湿漉漉的头发在内,全都干透了。

“真好用啊!”

徐青罗这样说着,又将小祝融丹挂在了床顶上。

连续不断的热量传来,暖乎乎的,都不用盖被子了。

没过多久的时间,秦始皇就派人将小祝融丹分给了天下人。

说是给老百姓们减减负担。

毕竟这年头想要烧火做饭的话需要柴火,而柴火是要砍或者买的。

无论是哪一种,本质上都不轻松。

与之相反的是,只要将小祝融丹放在灶台下就可以烧火做饭了。

朝廷又有东西发下来了。

老百姓们听说后,翘首以盼。

因为朝廷发下来的东西,无论是句芒神水——小句芒丹兑水的产物,还是净水珠——净水丹都是好东西,想必马上要发下来的也是好东西。

黑山村。

一个光屁股的小娃娃咬着指甲,一脸困惑的问:“大父,你之前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