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1 / 2)
儒,初露锋芒。
后受圣人赏识,更因破科举舞弊之案有功,名声大噪,后官路亨通,执掌典狱,成为一人之下的魏国公。
而好巧不巧,十六岁之前的谢循竟无人知道他从何而来,经历为何?
百官也从未在谢循口中得到过答案....
事到如今。
沈浔已经摸索不出答案,或许他隐有预感,但始终不敢确认....
*
夜雨弥天,电光耀眼,坤宁宫同样被笼罩在一片乌云密布之下。
明婌的尸首被白布覆盖有着禁军侍卫抬出殿外,陆不语连忙跑入殿内,看着姜时愿仍然木跪在原地,神色呆滞,手心之上满是血色。
陆不语猜,这应当是明婌的血。
“姜司使....”陆不语在她身后唤她。
轻落落的一句却似一根刺般扎入姜时愿的脊椎骨,她如梦初醒,缓过神来,怔怔站起身来。长时间的麻木,让姜时愿差点险些脚步趔趄,好在陆不语及时扶住了她。
“你为查明万寿宴一案尽心尽力,已经连续几夜未曾阖眼休息。今夜案情已经明朗,剩下的就交给我善后吧。”陆不语温声劝到。
“我还可以...”
“嬷嬷被关押入天牢,严加看管,应当不会有事,可以日后再审。且明贵妃已死,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姜司使应当尽快休息,此案干系重大,现已告破,恐怕明日太子殿下以及陛下听闻风声,都会亲自传唤你询问案情。”
陆不语将她的失神看在眼中,语气微微生冷:“姜司使,以你现在的状态不适合继续跟进。”
“还是早些休息,养精蓄锐,已备明日。”
陆不语在此事上难得瞻前顾后,并且如他兄长一般稳重。
万寿宴案告破,负责主审此案的姜司使必受传唤,是受奖惩还是借此获得圣人首肯重查姜淳冤案,皆在明日。
所以,姜司使必须得打足十二分的精神,以对明日。
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确实不宜面圣。
姜时愿心知陆不语的好意,吩咐了几句,陆不语遂派人护送姜时愿回到典狱。
回到典狱,已是子丑交界之时,姜时愿执着灯笼,八角灯笼中的烛火摇摇曳曳、几近暗灭,如同她此刻的心绪一般。
她照亮自己的厢房,刚想推门又忽得停住脚步,转而走向西三房。
姜时愿的脚步声在这无风之夜清晰可见,以儒、礼刻在骨肉之中的教养,往常她都会叩响三声再推门而入,如今的她却累到连抬手都没有力气。
于是,她毫无预兆推门而入,也因此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沈浔。
月光如水,却洒不进窗棂之内。
纱幔无风自飘而又落下,拂过佛龛上的玉面观音,玉面观音手打莲花,怜悯神伤,似望着帘后之人。
帘后玄衣,孤寂,哀伤,静得几乎与这浓黑的夜色融为一体。
他静坐在榻沿之上,衣衫全湿,低垂着眼眸。
静谧,内敛,深邃地让人看不透。
他如此警觉之人,却连厢房内已经闯入一人都浑然不知,更不知那人已经悄然靠近她。
直至一股如覆上霜冻的草木根茎、梅香药香萦绕在鼻尖,沈浔才方如被泼了一盆水般清醒过来,他怔怔抬起眼眸,看着身前之人,声音轻喃。
“阿愿....”
他的嗓音,砂砾,粗哑,仿佛在极力地压着哪些即将迸发而出的情绪。
可终喉结轻滚,压下苦涩。
但姜时愿心细如发,察觉他话音中的破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