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 2)
浪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有大臣为此绝食抗议。
除此之外,民间开始传播关于此事的民谣,在孩童中广为传唱。
“抬头一轮月,曾照唐时人,照着那杨家女,偷偷会明皇,恁说那,儿媳会公爹,荒唐不荒唐,天上收月光,今又有人变寿王。”
这首童谣不但暗讽皇帝与荷回 ,还将李元净给编排了进去,嘲笑他同唐明皇的儿子寿王一样,头上戴了绿帽,做了王八。
当太后从淑妃的宫人口中听到这首童谣时,登时脸色就不对起来。
淑妃斥责了宫人,转头劝太后,“不过是他们自己瞎说的,外头并不曾传着些,太后莫要多心。”
太后被秋彤轻抚脊背,缓了许久才将气顺过来。
“皇帝呢?”她问。
淑妃回答道,“回太后的话,今儿个十五,皇爷出宫,到西大营巡检军士去了。”
言外之意,没有一时半会儿,皇帝回不来。
太后抿了唇,“叫人把皇贵妃叫到我这里来。”
听闻太后主动要见自己,荷回颇有些意外,连忙将玉小厮交给姚朱,从罗汉榻上下来。
见她在镜前仔细用桂花油梳理头发,姚朱有些担忧道:“娘娘,皇爷说,这些日子叫您无事不要出去,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再说。”
荷回闻言缓缓放下梳篦,道:“太后传唤,我不能不去。”
她本就因同皇帝的事,叫太后对自己心生嫌隙,若是再违背她命令,只怕会更惹她厌恶。
自进宫以来,太后对她一直很好,教给她许多东西,还想将她嫁给李元净,在宫里挣一份前程。
是自己对不住她。
更何况,太后的命令,她就算当了皇贵妃,也违不得,哪里是想不去便能不去的?
太后一向心善,自己就算过去,左不过是挨些奚落和责备,算不得什么大事。
见荷回一直不曾出去,前来传唤的宫女在梢间又唤了一声,“娘娘,快些去吧,仔细太后等急了。”
荷回看了下姚朱,转身出去。
大约一炷香后,荷回终于跟着太后的宫人来到慈宁宫。
太后正在里头暖阁等她。
荷回进去,走到炕沿边,盈盈下拜,“见过太后,太后万寿无疆。”
安息香从博山炉里袅袅升起,像一缕轻纱在空中飞舞,香气萦绕在荷回鼻端,久久不曾散去。
“起吧。”
不知过了多久,荷回膝盖已经开始失去知觉,太后方才缓缓开口。
荷回缓缓站起,过程中重心不稳,险些摔倒,还是扶着炕沿,方才勉强站定。
“这些日子,可见过净儿?”太后问。
荷回愣了愣,摇头。
太后眼睛望着虚无处,神色间满是疲惫,“他躲在自个儿宫里不出来,难怪你没见过他。”
“昨儿个我到慈庆宫去瞧他,他抱着我只是哭,说‘皇祖母,孙儿这辈子,怕是都没法儿见人了。’”
“是啊,遇见这样的事,便连我都怕见着熟人,怕人家问起,沈丫头不是我的孙媳妇儿吗,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了儿媳了?”
太后将目光落在荷回身上,幽幽发问。
荷回垂着眼,视线落到印着缠枝花纹的氍毹上,手指下意识微微蜷缩起来。
“妾惶恐。”
“你确实应该惶恐。”太后道,“因为你,皇家的颜面荡然无存,外头怎么传你同皇帝的,我都没脸听。”
荷回微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