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1 / 2)

加入书签

小心,也从未听闻宫中有关于此事的传言。

而且就算这件事被发现,别人不说,太后也只会高兴,大周一向以孝治天下,皇爷对太后的孝顺是出了名的,太后高兴,他自然也会高兴,怎么会叫人来为难她?

荷回又想起之前为数不多的与皇帝的两次碰面。 网???????佈???????????ω???n???????Ⅱ?⑤????????

第一次,虽说皇帝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叫她有些害怕,但后来听闻,那时太后正因秀女一事同皇帝生气,他心情不好,情有可原。

第二次,皇帝去给太后请安,连看都没看她一看,便因事匆匆离去,也未曾对她显露出什么厌恶。

或许只是她自己吓唬自己,皇帝此举只不过是为了宁王着想,想叫他有一个配得上他的王妃罢了 。

这日恰逢七月初七乞巧节,太后叫了淑妃、庆嫔等一众宫眷在雨花阁听戏,又叫人到寿明殿来喊人,荷回这才松散下来,逃脱宫正魔爪,换了衣裳,前去给太后请安。

到了地方,台上戏还没开锣,太后正坐在外头宝座上,看院子里女眷们焚香,看见她来,指着其中一个空蒲团,道:“沈丫头你也去,跟着她们拜七姐。”

七姐就是织女娘娘,荷回有些吃惊,原来不单外头民间,在这宫廷之中,也有七夕拜织女的习俗。

荷回记得奶奶和娘亲在时,每到七夕这一日,她们便会将她仔细打扮一番,清扫院子,在院中摆上条案,上头供奉各样瓜果,拉着她对天叩拜,祈求她长大后心灵手巧。

后来她们相继去世,每年今日,便只有她一个人做此事,再后来,爹爹新娶的继母说家里穷,没法子买那么多贡果,便勒令她不许做这无用功,有烧香的空,还不如多绣几幅绣品给家里攒点钱。

可继母自己,却会在夜里偷偷摆上香案瓜果,拉着妹妹焚香祈祷。

宫人见荷回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不免小声催促,荷回这才回过神来,提着裙摆跪到最后面那个小小的蒲团上。

今日除宫女外,宫里的女眷们,包括太后穿的都是司衣局发下来的鹊桥补子,只是在细节处有些不同,太后用孔雀线,娘娘们用金线,而荷回和其余女官们用的则是银线。

拜过织女,宫人们又奉上金盆盛的水来,叫娘娘们扔一根针在里头,这便是宫中盛行的七夕投针验巧。

荷回也学着她们的样子,往自己面前的那盆水里投了一针。

太后瞧着热闹,说:“成了,听戏去吧。”

有几位妃子荷回没有见过,一一同她们请安后,被她们拉着说话。

“早听闻太后叫人从外头带回个伶俐的姑娘,一直不得见,今日可算瞧见真人了。”

荷回头一回听见有人用‘伶俐’这两个字形容自己,不免有些心虚。

头回见面而已,等往后时日长了,她们自然不会说了。

到阁楼里各自落了座,不一会儿,皇帝终于带着宁王出现。

坐在荷回前头的几位妃子显得十分激动,不住地理头发整衣襟,起身行礼时,有一位还险些被椅子绊倒,幸好被荷回扶住臂膀才免了一场笑话。

那妃子在小辈儿面前险些出丑,羞得满脸通红,险些落泪,挣开荷回的手,勉强跪定。

皇帝叫起,坐到御座上,众人这才敢起身落座。

今日台上唱的是花鼓戏《牛郎织女》,众人目光艳羡,等唱到织女牛郎两人被王母分开而痛苦万分时,又不免感慨落泪。

相比那些被这两人爱情感动的娘娘们,荷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只觉得织女回天上过神仙日子去了,多好,牛郎做什么要拦她。

“你不感动吗?”她身前一位妃子见她木呆呆的,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忍不住问。

荷回用力弯起唇角,说:“感动的,娘娘。”

要多真诚有多真诚。

戏看得太久,荷回只觉得渐渐有些呼吸不过来,今日出来的急,裹胸布勒得太紧,叫人难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