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1 / 2)

加入书签

可否在折子里同陛下求求情?”

“勾戎县死的又何止老人孩子呢?他们又何错之有?西北之地饱受伤害的百姓又何错之有?我知大将军念及同袍泽不忍心,只是勾结通敌,这是诛九族的死罪,倘若常胜能如是告知前后经过,陛下说不定还能从轻发落他的老母幼子,否则......”

“我明白,我一定会让他把能说的都说出来!只是五皇子那边?”

赵丰年挑眉,“我听闻五皇子十五岁起就开始在西北军营中历练,大将军也算是他半个师傅,只是,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更何况皇子乎?再者,我等自然无有治罪皇子的权利,此事,我都会交由陛下,呈上朝廷,大建军就莫要干涉了。”

张康叹了口气,“是我辜负了陛下的期许。”

这话张丰年就没法接了。

“不过,你是如何知道那些戎人据点?”

这就要说到那日跟青峰寨的人逃离青峰山后了。

那日,众人逃生后,二当家就告诉了赵丰年起初冒充山匪在西北各地横行、屠灭整个勾戎县的戎人消息。

“消息可靠?”

“我们这五年来,一直躲躲藏藏,就是为了能暗中查出起初的情况,自从发现了那伙山匪不对劲,又从遗落在勾戎的戎人弯刀猜出真相,就到处寻找那伙人的踪迹,绝对不会有错。”

“谁会知道,就在北地隔壁,戎人的眼皮底下,竟有这样的一个戎人聚集地。”

“从前他们时不时就要来西北掠夺一番,西北的百姓都战战兢兢,五年前那件事发生后,也不知道是避风头还是怎么的,就不怎么来了,直到去年开始,他们又渐渐卷土重来了。”

五年前,正是赵丰年去北地的第二年,那时候估计那些戎人开始往北地迁徙,第三年的时候进了北地,而去年开始,戎地臣服大夏,所以那些戎人又回到了西北,在这里兴风作浪。

“我会派人前去查探。”

“青峰寨之人虽说是山匪,却不似其他山匪无恶不作,实在是因为家破人亡,不得不抱团取暖,我也已经上奏朝廷,免其死罪。”

张康一脸复杂,“难为他们了,这事我西北军罪不可赦,我西北军也一定会帮扶这些百姓。”

赵丰年笑,“大将军果然不愧是西北脊梁。”

战后,赵丰年就将自己查到的事以及这段时日发生的所有事都整合成折子发往了京城,另修书一封,给了顾子升,这一回,还是大胖去寄信,但是赵丰年相信,五皇子这次不会再有机会截拦了。

“这些证据真的能掰倒五皇子吗?”

二当家看着赵丰年,目光执拗。

“他是皇子,倘若陛下当真想要保儿子,单凭这些证据也许还不行,但

是有的是人等着抓他的错处,想要让他陷入万劫不复。”

二当家没说话,良久。

“我会一直留意这件事。”

“你们提供了那帮戎贼的线索,我已经跟朝廷上奏让你们功过相抵,往后,好好带着大家过日子吧。”

“赵大人,谢谢你。”

赵丰年张嘴,却又放弃了。

他知道,青峰寨的人会永远记得这段仇恨,带着这段仇恨活下去,可是,人不能永远活在仇恨里,那跟报复自己又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驿站通信传递消息都太过繁琐缓慢,我有意建设新的驿站传信系统,届时,全国各地的消息都会及时相互送到,最后传回京城,让人有冤可诉,有情可陈,再不会出现勾戎县这般,有疑的案子被掩埋,无人知晓的情况,也许,你愿意加入进来?”

二当家怔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