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4(1 / 2)

加入书签

生感动。

其实赵有志不来找赵丰年,赵丰年也会找他,他还找了赵大胖,问他的想法,只是赵大胖实在不愿意科举,也不像柳大尺那般愿意舞刀弄棒,只想跟在赵丰年身边,做个跟班,赵丰年只得放弃了。

如今赵有志会继续科举,柳大尺上次跟着镇北军一起搜寻戎人据点立了功,被彭将军看好收编,如今已经是镇北军中的百夫长了,柳家知道了这事,虽有担心,但更多的是高兴。

赵丰年本来还担心大伯赵来金一家会有意见,谁成想,一家人对大胖的决定都十分支持。

“我们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知道嘛,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你能带着他就已经很好了,他们兄弟俩是没有当官的命了,回头二胖也要成亲了,等小的出来,我们一定一早就送去族学里读书去,跟他们小叔学习!如今因为你的名声,我们赵家村的族学可好多人想进来呢!”

赵丰年这才放下了心来,再次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到了十一月底,赵家跟傅家才到京城。

“一晃眼都四年了,这京城还是这样的繁华。”巧娘看着京城的城门不禁感慨。

京城的宅子一直有傅家的人来洒扫,这次回来之前,傅家得了消息,更是送了仆从过来,好叫他们一到京城就能住得舒坦些。

“傅家也是有心了。”赵来贺看着那几个手脚麻利的傅家仆从笑道。

“傅家对咱们一家一直挺好,只是咱们没什么可回报的,怪不好意思的。”

“这有啥,咱们家就是不如傅家嘛,就是怕,家里地方小,人傅家姑娘住不大惯。”

“两家都没说这事,你这话可不好乱讲的!别坏了人家姑娘名声!不过,如今家里人口也多了,住宽敞些他们几个小的也舒服自在,他爹,等阿年去上值了,我们去外头再瞧瞧宅子去,看看能不能买个三进的宅子吧。”

“成,听你的,回头就去看看。”

赵丰年回来的第一天就往宫里递了折子,准备第二天去吏部。

却不知道,五皇子早就因为他去吏部的事气急败坏了。

“谁不知道赵丰年是傅太傅的弟子,父皇居然把吏部侍郎的位置给了赵丰年,还让他兼任詹事府詹事,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吏部一直是我管的,就算没了夏岚,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也合该是我的人!户部才是太子的主场,父皇知道我们在争吏部侍郎的位置,一直不肯松口,结果转头就给了跟太子一伙的赵丰年,是不是警告我?!”

幕僚连忙劝解。

“那赵丰年确实在北地做得不错,屡立奇功,北地前面在我们的推波助澜之下,折了不少人,反衬得赵丰年格外的出色,更不要提他在北地做下的那些事,以及发明的那些东西了,每回北地的折子回来,朝廷上下就要动荡一番,陛下没有早些召他回来,都已经让人捉摸不透了,这回虽然兼任詹事府,但赵丰年并没有明确加入太子殿下那边,这样的人才,谁都不愿意放过,殿下何不退一步,拉拢一番呢? ”

“他三番五次坏我好事,我还要拉拢他?”

“总比他真的倒向太子那边好。”

五皇子思索一番,“你说的没错,这样的人才,凭什么给太子?”

第二天一早,正当赵丰年准备前往吏部之时,却得了宫里的召见。

天元帝是在御书房召见的赵丰年。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御书房离开之时,已经是晌午了,赵丰年瞧着头顶的日头,正在犹豫是继续去吏部,还是直接回家,明日再去吏部报道之时,却见天元帝御前伺候的太监总管李存善笑着走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