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2 / 2)

加入书签

赵有志大惊失色,本以为赵丰年开玩笑的,却不想,一抬头竟见他无比认真,当即浑身一哆嗦,随即目光坚定,“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招人,哪怕是求,也要把先生求过来!”

赵丰年满意地笑了。

赵有志的效率很快,当天晚上就找了找翠翠,然后第二天,两人就带着人出门去了。

随后,无论是府城,还是各县的百姓,都听到了一个说法。

“知府大人是为了我们,是为了北地才设立学堂,可却苦于没有夫子,我诺大的北地,也竟找不出一个有志之士,实在是可悲可叹!”

“为振兴北地而读书,好好好,真不愧是知府大人!说的真好啊!”

“小可不才,祖上也曾是书香世家,只是后面被戎子压迫,不敢宣扬,略读了几本书,做夫子不敢当,但倘若只是为我北地孩童启蒙,还是可以的,我这就前去五树县,为振兴北地而读书!”

“既然这样,也算上我一个吧!一起为振兴北地而努力!”

冷存真没想到,截止到昨日,这学堂还苦于招不到夫子,今日就忽然冒出了这么多人,他都不知道,原来北地的读书人有这么多。

得知是赵有志招过来的,冷存真一脸赞叹地看向了赵有志。

“我可不敢居功,是大人让我跟赵翠翠典吏求个法子,这才有了这些人来,不过那句‘为振兴北地而读书’确实是大人告诉我们的。”

“赵大人足智多谋,我不如也。”

那还用说,这人从小就是个怪胎。

赵有志忍不住心里吐槽。

不过,好在,这事也顺利解决了,五树县的学堂终于能顺利开张了。

北地还是有不少明白人,也知道读书能给孩子多添一条路,得知五树县的学堂招生了,忙送了孩子前去。

学堂目前只分了两个大类,一是普通的读书班,二就是医学班。

医学班的都要经过启蒙识字后才能进一步展开,所以,事实上,目前入学的都在上启蒙班。

说是来的人多,最后也不过招了一百余人。

“已经不错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有了第一个学堂,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

“这就是你为什么想把北地第一个学堂设在五树县的原因?为了取个好兆头?”赵有志一脸似乎明白了什么的表情。

赵丰年微笑,“谐音梗就不要玩了。”

总而言之,北地终于有了第一家学堂——五树学堂。

??????????????????????????n???????②?5?????o??

平平无奇,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不少学子是外县,甚至是府城送过来的,只能住宿,食宿都在学堂里,好在此前就根据大人的图纸建了住处,倒是不愁地方安置了,就是麻烦了些,本来定的是半月可休一日,只是考虑到路程,是不是要多增加两日?”

杨菱去五树学堂待过一阵子后,带来了反馈。

“比起其他县,五树县的路不太好走,树林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