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制油厂选址,却起了些争执。

何县丞认为他们小河县种植面积大,大豆也种得多,制油厂理应放在他们县,而拓九坚决不同意。

“你都说了,你们县地多,那肯定是种不过来了,既然这么辛苦,哪里有那闲功夫去制油,厂?对,制油厂干活,我们县就不一样了,地不多,羊群也好管理,都不用多少人手,多余的人正好去制油厂上贡!”

赵丰年笑着纠正,“是‘上工’。”

何止是小河县跟牧县,就是其他人也眼热,谁叫赵丰年请来了赵来贵跟众人介绍了一遍赵家村制油厂呢,大家就是起初不明白什么厂不厂的,听完就知道了。

一个能赚钱的好作坊!

赵丰年是更倾向制油厂安排在小河县的,毕竟也要考虑原材料运输成本。

“大人你偏心,这有什么远的,如今有了丰渠,从小河县到我们牧县,走水路不到半天功夫就到了!”

沙沙县跟犁丘县也很心动,只是沙不多胆小,不敢跟小河县、牧县争,不过令他惊奇的是,一向什么好东西都要往自家抢的莫县令竟然从始至终没有开口,不禁感到好奇。

莫东西瞟了他一眼,“这个虽然也是好东西,但是我们县也会有更好的东西,我又不是什么都抢的。”

沙不多十分羡慕莫县令的豁达,却冷不丁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是,是大人?”

“沙县令不必惊慌,本官是想问问你,你们沙沙县可有什么想法?”

沙县令茫然无措,“赵大人,我们县大豆种的没有小河县多啊……”

赵丰年点点头,“你们县当前种的是不多,但是沙沙县土壤确是十分适合种植大豆,原料上是不缺的,本官的意思是,回头等制油厂做起来了,你挑几个人,去制油厂学习,说不定明年也能再开一家属于沙沙县的制油厂。”

沙不多当即双眼放光,“好,好的大人,我,不,下官回去就告诉大家伙这个好消息!”

北地第一家制油厂最终落户小河县。

而赵丰年也提到了第二个议题。

“……玉带子河上游水量丰富,挖出一条运河连通北地,并不影响下游水量,还是跟挖沟渠一样,每家最好出一个壮丁,条件也跟挖沟渠一样,管两顿干饭,根据最低工作量按日结算酬劳,这是一项长期计划,府衙经过反复推敲,定为五年完成,取名‘天河计划’。”

赵丰年刚说完,底下一片安静。

“好,赵大人,我也去挖!”拓九第一个打破了安静。

众人听完只觉得心情澎湃,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条大河波光粼粼地横亘在北地的大地上。

会议结束后,冷存真留了下来。

“冷县令找本官还有事?”

冷存真直接给赵丰年行了一个大礼。

“冷县令这是做什么?倒是叫本官不甚明白了。”

“大人大义,此前是我行事不懂变通,多有得罪,大人要如何处罚下官,下官都认。”

赵丰年没回他这句话,“听闻,冷大人是天元十五年的士?”

“正是。”

“冷县令,世人寒窗苦读数十载,所求无非是高官厚禄,知己红颜,抑或是为民请命,报效朝廷,不知冷县令是哪一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