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2 / 2)

加入书签

酒过三巡,赵丰年就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回去的时候,李旭东破天荒主动跟赵丰年起了话头。

“赵大人,那姓盛的不是什么好的,你要是应下了他们,恐怕是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了。”

“看来,李将军对北地的了解比我想象的更多,那么,对于王李两家,李将军此前可有了解?”

李旭东定定地看着赵丰年,“为富不仁之徒,为了一己私利,勾结戎族,把控北地。”

赵丰年却没继续说王李两家,“其实,李将军既然自愿跟随我来到北地,就该明白,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伙伴,接下来,我会有一些举措,我希望李将军能看清自己的立场。”

李旭东沉默了。

赵丰年就是逼他站队,不是京城,是他赵丰年。

“要李旭东现在就完全站在我这边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至少我知道,他跟戎族有血海深仇,目前就够了。”

第二天,赵丰年跟赵青青说完这话,就去了前衙,召集衙役及府衙各部的官吏。

只是他发出指示后,直到一炷香后,才稀稀拉拉地来了五六个人。

一个知事,四个各房的典吏,一个洒扫的仆役。

“哎呀,我昨日就跟他们说过,今日大人要召见他们,让他们早些准备着,这不是让大人久等了嘛!”

盛富贵一脸惭愧,“大人,念及他们都是初犯,就饶过他们吧!以前府衙里没个主事人,兄弟们都不知做什么,如今您来了,以后大家就有了方向,一定齐心协力辅助大人。”

赵丰年却笑了,只让底下人报上名来。

四个典吏三个姓王,一个姓李,只有一个不是王李两家的。

“下官杨菱,任经历司知事。”

“杨菱?哪个‘菱’?”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的菱。”

“这是写江南之景,菱也是南方多见,杨知事可是江南人氏?”

杨知事唇角微扬,“正是,下官乃天元十年的进士,不过,杨某不才,只侥幸三甲末尾,不似赵大人,少年英才,状元及第。”

赵丰年笑了,“杨知事客气,本官昨日下午便看了府衙的文书,依杨知事的才能,做个知事实在是屈才了。”

杨知事忙说不敢。

而一旁的盛富贵,脸都黑了。

“府衙三司六房人手不足,同知一职更是空悬,我欲张贴榜单扩招人手充六房典吏,杨知事,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如何?”

杨菱吃了一惊,回过神来连忙应声。

“是,定不负大人所托!”

而盛富贵脸色更难看了。

赵丰年将这件事安排下去,便带着李将军,出了府衙。

而赵来贺,跟巧娘说了一句后,也带着大胖就上街去找卖瓦的去了。

赵丰年一去,到了傍晚才回来,刚走进后院跨门,就听赵来贺说起了外头的事。

“......那街上统共没几间开着的铺子,一半是姓李的,一半是姓王的,碰到个小贩卖葫芦瓢,我本想买一个,刚过去就被一群人轰走了,连带摊子都掀了,我一打听才知道,寻常人在街上摆摊子,不光要交摊位费,还有保护费,一个比一个贵!”

第58章

“可怜见的,就是以前临县哪个何狗官还在的时候,也没有这样霸道的!”巧娘跟着一起愤愤不平。

“可不是!好在是碰到了我们,帮他一起收拾了东西,不然东西都要被抢了毁了。”

赵丰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