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1 / 2)

加入书签

府城不愧是府城,是临县远远比不上的,若不是赵老头坚持要早些赶回赵家村,赵大胖还舍不得走呢,院试的结果要等到八月底,赵丰年没打算等,便收拾收拾东西回临县了。

也就在这时候,京城中的一座宅子里。

“这是看谁的信,这么开心?”

“还能是谁,子升这小子,先前闷不吭声去了怀江府,我知道了还替他担心,果不其然出了事,谁上个任路上还能迷路的?竟一路乞讨流浪到了临县。”说起弟子,周立民语气里满满的无奈。

傅青云笑,“看你这样子,想必塞翁失马了?”

“说是结交到了一辈子的挚友。”

“这回你倒是不担心了?”

周立民哈哈大笑,“这就是你不收弟子不明白其中缘由了,子升虽看上容易轻信他人,却是心如明镜,他认可的人,定是他如他一般纯善、人品贵重之人,你看看他信中所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大夏之幸啊!”

傅青云起了点兴趣,周立民索性将信递给他。

待傅青云看完,忍不住赞叹,“此人有如此惊人之才,却屈居乡里,莫不是有官员乡绅勾结作祟,致使朝廷失此人才?”

周立民也正了脸色,“倘若真如此,那帮人就太该死了!”

怀江府的官员们还不知道一场莫须有的罪名落到了自己头上,此时,他们还在对一份考卷称赞。

主持此次院试的学政姓周,见其

他人都十分欣赏这份考卷,也上前看了起来,看完不禁点头,

定好名次后,照例去糊名,这时一官员看到名字后便笑了。

“竟是他。”

学政便问了几句。

那人如实相告,只听得学政接连点头。

“看来,也不必取他县试、府试考卷,此番院试案首已经出来了。”

底下人行礼,“是。”

院试结果一般都在八月底出来,眼看都到了九月,却迟迟没见到报喜的差人,一时间,赵家村的人经过赵家的时候都不敢太大声,生怕触及了伤心事。

就连顾子升都特意来了一趟赵家村,美其名曰是参观治下百姓产业,其实只在油厂转了一圈,就找赵丰年去了。

彼时赵丰年正要同赵青青等人一起进山捡野板栗,巧娘派给他的活,赵丰年瞧出她的心思,便依着她出来捡板栗散心,见顾子升找过来,索性拉了他一起,正好体验民生疾苦。

顾子升哭笑不得,却也有些好奇,当真跟上了,还被塞了一个竹篮。

“你放心,你捡多少回头头都给你带回去,山货就吃个新鲜。”

“我还真没见过板栗长什么样,原来这就是板栗,说真的,你就不担心?”

赵丰年用两根树枝夹起一个板栗扔进背篓里,“尽人事听天命,反正,我就是不考科举,应该也饿不死。”

“那倒也是。”

何止是饿不死,他都能带着整个赵家村的人一起活得很好,也许还不止赵家村,是整个临县。

“上回说的组织人手把丰收油运去府城这事,最近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有张通判背书,销路不愁打不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