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 / 2)

加入书签

车送赵丰年去县学报道。

“今天天不错,不冷也不热的。”话虽如此,巧娘还是给赵丰年带上了斗笠,用她的话来说,“读书人就是要讲究些脸面,不然那戏文里说什么白面书生呢。”

赵丰年告诉他娘那“白面书生”也不是什么夸人的话,两人对此展开了讨论。

“豁,还真有黑脸的书生!”

刚说到一半,巧娘忽然惊呼起来。

赵丰年顺着巧娘的目光看过去,果然在路边见到一个黑面书生。

至于如何知道他是一个书生,其实很好认,那人头戴纶巾,身着长袍。

只是也不知道那老兄经历了什么,身上的袍子破破烂烂,只依稀看得出来此前应是件青色的袍子。

“宝儿啊,这读书也不尽好,你看他,多可怜,连一身好衣裳都买不起。”巧娘不免担忧了起来。

赵丰年正要说话,眼神却看见了那人的靴子,忽然就笑了。

“爹,娘,我们送送他吧,他独自一人走在官道上,又如此狼狈,说不定是进城投亲。”

此时,那人听见几人说话也看了过来。

正脸一瞧就更黑了,赵丰年忍住笑意,朝他拱手。

“足下可是要进城?我们也正要去县城,若不嫌弃,不如一起做个伴?”

只见那人刚才还茫然涣散的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起来,活像家里的小黄狗。

赵丰年心想,就是颜色不对。

“进进进!”他刚说完,许是看见了车上的垫子,又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身上的袍子,“我多日未曾沐浴更衣,怕是会弄脏你们的车。”

“嗨,这有啥,农家拉货的,不碍事,只管上来!”儿子想做的事,赵来贺巧娘就绝无异议,而且这也是积善行德的好事。

那人一双眼更亮了,赵丰年觉得若不是场合不对,他也许想哭一场。

路上一聊,才知道黑脸书生姓顾,叫顾子升,路上同书童家丁走散了,这才一个人这般形容狼狈。

赵来贺巧娘听得十分同情,巧娘当即送背篓里掏出了水袋跟包子。

“家里做的,不值几个钱,还是热的,离县城还有些路程,你先垫垫肚子。”

顾书生忙接了过来,咕咚咕咚喝了水,又连着吃了三个肉包子,这才停了下来,看的巧娘一脸慈爱。

“还有呢,只管吃,我们是去县学,登记完就回村里了,不担心吃食。”

顾子升推说自己饱了,这才问起了赵丰年一家来。

赵丰年心想,不怪这位这副模样,上了车才想起来打听消息,被别人卖了都不知道。

于是赵来贺巧娘便将儿子如何如何读书,如何成为了案首,今日又如何来县城去县学,都跟新认识的小顾说了一遍。

赵来贺巧娘本来觉得投缘,又想要炫耀儿子,谁知道对方很配合,一会儿惊讶,一会儿赞叹,以至聊得尽兴,他们甚至将赵丰年发明了新农具跟堆肥之法都说了出去。

“……不是我自夸,我们家养的鸡就是比别家的壮实,小顾你回头家里要是想要抱鸡养,就来婶子家,婶子给你挑最活泼的!”

见话题都扯到母鸡抱窝了,赵丰年开口了。

“爹,娘,听说县衙隔壁那家烧饼味道极好,我们去县学会经过吗?”

赵来贺对县城熟悉,“这没啥,咱们从前头大道赶车过去就行。”

到了卖饼的地儿,顾子丰便提出了告辞,巧娘给他硬塞了两个烧饼才放他走,直把孩子感动得险些又要落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