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 2)
等过了称,亩产最多的是赵大伯家,他们家今年种了八亩地的大豆,收了二十石多,平均一亩地二石三斗,村长家的十亩地亩产在二石二斗左右。
赵大伯家都是上田,跟普通人家的地还是有区别的,众人这样想着,等村里都统计下来,除了几家偷懒没有好好施肥的亩产一石半,其他家基本都有一石八十斗左右。
一瞬间,除了那几家懒怠的懊悔不已,其他人都跟过年似的,见着人问侯的话都变成了“你家今年亩产多少石”。
要知道,在堆肥之前大豆一亩地就一石多一点,也就是一百到一百二十斤左右,这回就连下田都有一百五十斤了,怎么叫人不振奋。
而赵丰年“神童”的名号再次响了起来。
随着临县下面的村子陆陆续续秋收完,在县衙早就等不及的县太爷派人拿回记录,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纳粮的时候,县太爷再次出现说了几句话,便神清气爽地离开了。
“听说,张大人的帖子早就写好了,就等着这次纳秋收后递上去呢,如今,怕是府城早就收到了,张大人,要升官了!”
第25章
周大力提着酒水来赵家的时候,跟赵家人透露了一点消息。
“大力兄弟如今也是坐到高位了,这样的消息都知道。”赵来贺笑着敬了一杯,周大力忙低了低。
“托赵大哥的福!”
“话说,听说丰年侄儿这回要下场考了?”
一说到这个,赵来贺就笑了,“孩子想试试,咱们做父母的,总不好拦着。”
周大力十分羡慕,他有两个儿子,也送去了读书,只是资质只能说平平。
“我也不妨再给你透点消息,丰年侄儿这回下场还真是下对了,张大人啊,还想往上走走,他任期到明年年尾就忙三年了,如今有了这堆肥的业绩,属民生,是一个考核,可还有那教化呢,他可就盼着治下出现一个神童,本来吧,丰年侄儿又是弄孵小鸡、连枷,又是堆肥的,虽然放到外头都是了不起的大事,担得起神童的名,但是他们那些读书当官儿的,还是喜欢读书的,这要是丰年侄儿这回成了,那就是当之无愧的神童,张大人势必要敲锣打鼓让所有人都知道,好再升一阶的。”
赵来贺听得又惊又喜,只是冷静下来后,便也没什么了。
“不瞒大力兄弟,我跟他娘没想让孩子走这条路子。”
周大力不理解。
赵来贺想了想,“我们这孩子吧,打小身子骨就弱,也原是我的错,他娘怀他的时候,没能吃上好的,胎里就养得不好,八个月就落了地,后头就大病小病不断,好不容易养住了,我就寻思,孩子想做什么都行,不求他有多大出息能耐,只要过的顺遂如意,我跟他娘就心满意足了。”
周大力长叹一口气,“都不容易。”
“宝儿?怎么在这风口上杵着?怎么不进屋里去?”
“没什么,娘,我先回书房了。”
“诶诶。”
巧娘摸不着头脑,只往堂屋再送了碗下酒菜。
周大力来的不早不晚,赵家已经过了饭点,巧娘自然不好让客人吃剩饭剩菜。
而这边,府城陈知府也收到了临县的消息,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劝农桑也是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