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 2)
“不过要真盖庄子,咱们还得再攒攒钱,或许要等到秋天,农忙后了。”
那五亩地要重新翻土,还要将肥料拌进去,春耕来不及了,只能等秋收后。
加上今年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池子里的鳖能卖钱,大概也不会有人来偷,可过了秋天,大家都知道能赚钱了,就这样敞着,不怕人模仿,就怕有人眼红下药。
正巧他们因着喂鳖买了一批鱼苗,村子人都以为养鱼呢,也因为前面就是河,大家真想抓鱼去买的,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也不会太眼红,多半觉得多此一举,倒是便宜了。
第二天就是赵家新屋摆酒席的日子了。
巧娘一大早就忙开了,得亏娘家嫂子夏氏来得早帮忙,否则巧娘一个人怕是手忙脚乱了。
“不是我说,你那几个嫂子真是不像话,还真打算直接来吃现成的不成。”
“不来便不来吧,总归我前头也没帮上忙。”
这说的是之前赵家二房新屋摆酒那天,因着要送儿子去私塾,巧娘便去晚了些,结果等她到的时候,王小红拉着一张脸左嘲右讽,话里话外都是她家如今要盖青砖房,看不起二哥家的泥砖房。
巧娘也不是泥人,索性略搭了把手,饭都没吃就直接回去了,后来王小红每每碰到她都拉着一张脸扭头就走,连句话也不说一句。
夏氏后来听说了这事,当时便无语极了。
吃饭的时候,几房倒是一个不落的来了,今天是自家的好日子,巧娘自然不会说什么,只知道内情的夏氏白眼都快翻上天去了。
各自归家后,赵老头就把大儿子二儿子喊过去骂了一顿,也亏三儿子在周员外家的庄子上还没回来。当然,几房的媳妇也是没落下婆母那边的训斥。
这些赵丰年一家都是不知道的,不过即便是知道也不在意了,因为从今天晚上开始,他们家正式启动火炕孵小鸡了。
巧娘一共买了五十个鸡蛋,这些鸡蛋都是种蛋,特意挑的有公鸡的人家买来的,乡下鸡蛋没县城里贵价,一文钱能买两,炕头可就是是二十五文,巧娘摸了摸炕头,刚开始孵,她没经验,生怕凉了热了的。
夫妻俩头一回住新家,第一晚竟是直接睡孵小鸡这屋了,而且看情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这样。
赵丰年知道让他们回自己屋睡也是睡不安心,便也没有多劝。
接下来的日子,赵丰年依旧每天去顾家村读书,经过上回,赵有志越发不待见赵丰年,不过也没有再跟他攀比炫耀,倒是省了赵丰年很多麻烦。
为了照顾家里的鸡蛋,巧娘厚着脸皮请赵家大伯家早上送孙子的时候顺便带上赵丰年,还想再塞一文钱,赵来富媳妇很是心动,只是赵大伯大手一挥,免了这一文钱,只让给一文钱,接送一个来回,只说反正家里也要接送小孙子,顺手的事。
这下巧娘才算放下心来,跟赵来贺轮流给鸡蛋翻面。
而山脚下之前堆的肥,近来也陆陆续续下进了地里。
有人见赵来贺担着一担乌漆嘛黑的土翻进豆苗根边上,就问,“来贺,这是哪里挖的土,这样的黑。”
赵来贺笑了笑,“就是些树叶啊土啊河泥什么拌的,这不是地里土薄嘛,想着增增地力。”
那人也笑,“地力那都是定数的,不让、然还分什么上田下田的,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