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2 / 2)

加入书签

坐上飞机的宋玉妍看着窗外的风景,这是一条朴昭愿从未走过的路。明明窗外晴空万里,但她无端地生出许多愁绪。

旁边的孔浏握着她的手,只用了一点点力气去捏着。

“玉妍呐,遇到你朴昭愿已经很幸运了,所以……你不必那么耿耿于怀。”

“那她为什么不继续幸运下去呢?”宋玉妍像是在问他,也像是在问自己。明明已经给她铺好了路,但是也没有办法摁着人头走下去。

孔浏不说话,只是伸着自己的双臂跨过安全带的桎梏,圈住她的肩头。

她的颈窝被一个温热的东西靠住,宋玉妍只觉得两人的位置好像颠倒了。

一般不都是女方小鸟依人吗?

“欧巴,你先起来,别的乘客在看,很丢脸!”下次出行一定要买那种座位分割的胶囊式头等舱,再也不让他订票了。

“是吗?我只是想着自己好像从未在欧洲旅行过,每次过来都是匆匆擦身,为了工作不断奔波。”

听到这话,宋玉妍忽然心软了。她想到自己之前周游世界的时侯,在欧洲还是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德国的香肠和啤酒风味最佳,法国的里昂是个度假的好去处,去那里的路上总能看到一连片的薰衣草花田……”

看到她把那股莫名的愁绪抛到脑后,专心致志地给他介绍一些特色,孔浏别过头时轻笑了一下。

等宋玉妍开启欧洲巡演的第一站——伦敦,就在女王音乐厅里刮起了一阵风暴,整个欧洲挑剔、又最自恃其高的听众都被她手上的小提琴征服。

上一次巡演引起这么大阵仗的是帕尔曼,有的报纸把她称为第二个帕尔曼。

但是那群“老钱”听众,扶着自己的帽檐在音乐沙龙上,用着最高雅的贵族口音,对此不屑一顾。

“那群记者懂什么古典音乐,上帝啊!报纸上的那些言论简直看得人头大。”

“就是,帕尔曼的风格大多细腻浪漫,基于此他在不同的曲目表现有不同,很有自己的特色。而宋……她的技术确实是无可挑剔,就连最碎的碎音都能拉准,风格只能说是初步形成了。具体怎么样,我还得多听几场呢。”

“戈登太太才是真正的音乐评论家,你要是去报刊就业,那群胡说八道的人该丢掉自己的饭碗了。”

“就是,宋对维瓦尔弟的《四季》诠释的是真的很到位,简直就是五年以来的最佳。”

“干脆我们制定一个欧洲度假计划?顺便把她在欧洲所有的出演都看一遍?”

……

宋玉妍当然不知道她多了一群忠实粉丝,这群人还把最难卖的包厢票给包圆了。

她正在看孔浏为她收集的报纸,每次她排练的时侯对方总是要跟来,收到打趣的眼神多了,她干脆不许对方来了。

没想到他会选择在街头探索,给人带来一份这样的惊喜。

宋玉妍看着报纸上的图片,一边是老师和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的照片,一边则是她昨晚和同一个乐团一起谢幕的照片。

她忽然有些泪目,多买了一份《泰晤士报》,然后把这张图片裁下邮寄到大洋彼岸。

巡演的最后一站定在音乐之都维也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