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2 / 2)

加入书签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对普通人来说,选择太少,往上的道路只有那一条,所以削尖了脑袋去挤,好像踏上那一条路,身份地位就有了,银钱就有了,生活就幸福了。

殊不知不觉间丧失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而且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不是他决定重新选择人生,恐怕也会像千千万万个的吴承恩一样陷入考试的无底洞里。

吴承恩的同乡兼好友沈坤蹙紧眉毛,自语道:“汝忠心里原来承受了那么大压力。”

他高中状元后,常常给在家乡的吴承恩寄去各种朝中邸报和考试资料,吴承恩也在信件中感谢他,回复如常,看不出有哪里不对劲。

“唉。”沈坤惋惜

在崩溃边缘的好友,又百思不得其解,汝忠明明有才华,为何偏偏就是考不中呢?

朱厚熜哼笑一声,不屑一顾。“考不上举人,怎么不多想想自己的原因,我朝的选官制度已经够公平了。”

徐阶等内阁首辅赞同点头,大佬们进士名次手到擒来,不太理解小辈为何连个乡试考了三次都过不了。

第99章 小说与名著篇10三界第一顶流,美猴……

【试问,吴承恩是学识不够才考不上举人吗?】 罓????発?佈?????????ǔ???ě?n???????2????﹒???????

吴承恩很迷茫,是啊,他学识不够,和上榜的那些人比起来不适合当官吗?

【嘉靖三十五年,年过半百的吴承恩以岁贡生的身份补录到浙江,担任长兴县丞,没过多久,吴承恩又上任为新野县知县。在任两年内,他实地走访新野每一处角落,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考察河流水利,根据新野县的情况,写出了《水利议》一文。

在论文中,吴承恩不仅提到了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还提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府管理方法,官员要在合适的时候发出号召,百姓要在恰当的时候开始劳作,这样才能掌控形势,权力也能有所归属,可见他出色的政务水平。

比起大部分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的无德官员,吴承恩已经算是有为了。

那么,才华没问题,考不上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宴明婉自答道:【很可能是考试心态的影响,明朝科举考试本来就竞争激烈,牢房一样的考场环境又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影响考生发挥。

这里建议吴导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考试前多进行几次模拟演练,考得多了,人就习惯了,说不定就能克服正式考试时候的心理压力了。】

模拟考?

明清两朝的考生们愣了一下,接着面露惊喜,他们怎么没想到还有这种方式!

吴承恩三次科举失利,已然心灰意冷,动了放弃功名的念头。

但娘子出身高门,不会高兴他的想法的。

他大脑乱成了一团乱麻,在想要是娘子希望他继续考下去,他要不要试试这模拟考,再准备三年,看看是否能冲一把。

吴承恩抿唇,看向坐在床边专心致志看天幕的叶玖,哑着嗓子道:“娘子,我.....”

窗外,天音缓缓讲述:【吴承恩兴修水利一举造福了新野百姓,政绩斐然,可他不但没升官还因为没有背景得罪了豪强,受人诬告而不得不归隐回乡。

他的妻子因丈夫仕途不顺而郁郁不得志,早他数年离世。

夫妻二人有一名叫吴凤毛的独子,聪颖可爱,也在叶氏逝世后于吴承恩五十七岁那年早丧,叫吴承恩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子死后,吴承恩没再娶妻,吴家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