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6章 再次入帐318亿美币!上市前最後一轮(2 / 2)

加入书签

甭管有没有用,先告了再说。

可实际上,明明是橙子应用商城和极光未来应用商城把控着国内近三成的应用分发市场,91助手丶360手机助手丶豌豆荚和App Store占据五成市场,应用宝连一成市场都不到。

周弘毅却死咬着企鹅不放,这不是疯狗是什麽?

典型的欺软怕硬!

却不敢冲橙子科技吼一声!

陈延森轻轻一笑,并未发表什麽看法。

反正在他看来,91助手丶豌豆荚和应用宝注定是明日黄花,蹦躂不了几天。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内存空间都是自己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谁愿意在手机里下好几个应用商店?

手机厂商或系统自带的App商店就够用了,第三方商店迟早得黄。

别看李彦宏高调宣布,花十九亿美元收购 91助手,还被媒体吹捧为「拿下移动流量入口」的明智选择,可在陈延森眼里,简直蠢到没边。

「陈总,拼呗的北美路演你没去,该不会上市也不去吧?」

见陈延森对这个话题兴致不高,柳志平话锋一转,换了个新话题。

「到时候再说,毕竟我去不去,对拼呗的股价也没影响,投资人看得是项目营收丶利润和发展潜力,又不是创始人出不出席敲钟仪式。」

陈延森不以为意道。

将创始人和项目深度绑定,表面上能为公司引流,可若创始人的口碑崩盘,就会对产品造成致命伤害。

两人聊了十几分钟后,朱啸虎丶张磊丶柳怡青和余横也相继赶来。

在这四家风投机构中,既有国资,也有民营资本,还有海外资本。

让高盛入局也是有潜在条件的,等国内的O2O市场格局平稳后,筷跑将会开辟国际市场,前往欧美等地,与Grubhub丶DoorDash丶Just Eat一较高下。

陈延森暗中打量着柳怡青,对方三十出头的年纪,身着米白色高定西装,这是香奈儿的秋季新款,一套价值八万多华元。

十年时间就能坐上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的位置,要说这跟她的家世没关系,恐怕没人会信。

同一时间,柳怡青也在观察陈延森。

「陈总,昨天是Martin攒的局,今晚我来安排,咱们可是有一阵子没见面了。」

华科投资的余横,颇为热情地上前寒暄着。

作为筷跑项目的主导人,他在B轮投了2.32亿美币,置换了4%的股权,当前价值12亿美币,投资回报率多达417.2%,着实让他狠狠赚了一笔丰厚的提成,并攒下了晋升资本。

另外,投资快的打车项目,也让他获利不菲。

因此,他当然想跟『财神爷』多亲近了。

「那不行!怎麽着也该让裴总来尽地主之谊,Martin你说呢?」

陈延森含笑打趣道。

「最好是余总和裴总轮流请客。」柳志平开着玩笑道。

柳怡青面带笑意,与朱啸虎丶张磊两人,跟着附和道。

筷跑C轮融资启动会的气氛格外轻松,所有人都知道,按眼下的发展速度,这次极有可能是筷跑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一共五家投资机构,全都给了意向报价。

他们心里很清楚,多一个点的持股比例,将来或许就能多十亿美币丶二十亿美币的收益。

「诸位的意向报价我都看过了,这一轮有五家入围,但估值上存在出入。

加上出让的股权比例有限,所以我会淘汰掉两家,以300亿美元为基准线,谁的报价高就选谁,很公平吧?」

陈延森缓缓开口道。

以筷跑的潜力,压根不缺投资人。

柳怡青暗自皱眉,从陈延森的语气里,她只读出了「强势」两个字。

在高盛工作多年,她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创始人,完全没把投资机构放在眼里。

可当她扫了一眼其他人的神色,却又不禁惊讶,每个人都面色如常,明显是认可了陈延森的决定。

300亿美币?

朱啸虎倒吸一口凉气,上一轮金沙创投就被淘汰过一次,这一轮他特意提高了报价,把第一版240亿美币的估值改到了260亿美币。

可让他懵逼的是,陈延森的底线竟是300亿美币!

足足拔高了40亿美币。

同时,既然陈延森敢这麽说,就意味着不止一家给出了300亿美币的报价。

柳志平淡淡一笑,气定神闲地坐在位置上,把玩着手中的签字笔,随后在报价单上,写下事先定好的数字。

企鹅是筷跑的第二大股东,估值越高,收益就越多,他很乐意帮陈延森抬轿子。

「300亿美币?」

余横眯着眼睛,这个估值与他的报价相差了15亿美币,但问题不大,以他的权限倒也能做主。

朱啸虎环顾左右,将其馀几人脸上的神色尽收眼底,心里不由地『咯噔』一声,别人都是淡定自若的表情。

陈延森往后一靠,等着最终一版的报价。

按理说,在签订初步书面协议之前,流程应该是『启动会→尽调→内部评审』,之后才会进入报价阶段,从而确定投资金额丶股权比例丶估值丶交割前提丶股东权利等。

但谁让筷跑占据着主动权呢?

尤其是柳志平丶余横和张磊三人,早就熟悉了陈延森的行事风格,所以也懒得争辩,跟着拿起签字笔,在报价单上快速落笔。

朱啸虎咬了咬牙,终究还是没敢迟疑。

十分钟后,陈延森的视线扫过递上来的报价单,然后不紧不慢地公布道:「恭喜企鹅丶华科和高盛。」

305亿美币都被淘汰了?

朱啸虎愣在了原地。

张磊推了推眼镜,微微一叹,像筷跑这样的行业巨头,高瓴竟只投了一轮,持股比例仅有2.6%,预期收益有限。

接下来的流程,陈延森交给了裴毅和高伟林负责,自己则拉着柳志平丶余横等人,去了一间办公室喝茶闲聊。

朱啸虎和张磊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虽说生意没谈成,但来都来了,自然要趁机加深些交情。

与此同时。

泰华集团的杨威东接到了森联资本投资部的电话,在听清对方来意后,脸上立马浮现一抹狂喜。

另一边。

裴毅在与企鹅丶高盛丶华科签完投资意向书后,心里忽然涌上一阵不真实的感觉。

C轮融资31.8亿美币,企鹅获得4%,高盛4%,华科2%。

短短两三年时间,筷跑的估值就飙升到318亿美元,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次日一早,陈延森乘车赶往MH区的紫竹软体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