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 亩产420公斤(2 / 2)

加入书签

「四组的亩数已经收完了。天差不多快黑了,那边专列还在等我们,剩下第五组的,我们明天继续,争取一天搞定!」

「好的,林社长。」

很快,两辆车陆续回到专列的露天站台旁,也是整个农场的核心区之一。

这里不只是专列停靠丶上货卸货的地方,也修建了农业机具停放厂房丶临时仓储间丶临时休息室丶临时食堂等一应服务中心,是整个第七农业合作社,除开社员村之外的最核心区。

等葛岩将联合收割机,停进机房,重新出来。

林青明的粮食转运车,已经上去一个高台,停在一列长长的货斗列车边上,朝其中一个货斗中,输运小麦。

那场面,如同黄河洪水倾泻而下,哗啦啦灌注进货斗之中,顷刻堆积成山!

新收的小麦水分很高,必须尽快拉到晒场去晾晒,防止霉变。

而关中平原很多都是良种好地,所以晒场并不安排在附近,而是直接设置在麦粒加工厂,还有大型烘乾设备辅助。

收粮期间,各个种植麦子的农村合作社统一调度,一面收割麦子,一面用工程府专列将麦子运到加工厂,相当于流水化作业,大大提高效率。

这也就是现代农业丶管理等各项技术全部成熟,还有现代关中平原的本身农业经验可供参考,

所以才能在这麽大规模的土地上,进行统一布局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葛岩来到装运麦子的地方,已经有十几个人,提前等在这里了,对着货斗车自带的电子秤屏幕,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发出巨大的惊叫声。

这些是第七农业合作社,第四组的组员,昨天和今天收割的麦子,大部分就是他们负责种植的一千亩。

看到他们,葛岩心中是感概方千。

面色红润,脸颊有肉,衣服乾净整洁,背脊昂挺,尤其是那十来个年轻十六七岁的,简直是朝气蓬勃,如同烈阳。

任谁看到他们,也不会想到,几个月之前,他们还是衣衫槛楼丶枯瘦如柴的奴隶!

现在的他们,比路上随处看见的秦人,都更壮硕健康!

一见葛岩过来,其中有两个年纪长些的,立刻迎上来,递上一个大桶的水壶:「同志!喝水,

请喝水!」

「多谢!」

葛岩的确也是渴了,接过水壶就是咕嘟咕嘟喝了小半桶,肚子都喝到微微鼓胀,方才畅快得呼出一大口气。

抹了抹嘴巴。

「同志,恁给算算,昨天加上今天,这总共得有多少麦子了!」

老乡似乎还没有彻底去掉过去当奴隶的习性,习惯点头哈腰,讨好道。

但经过农村合作社的长期努力,至少他们已经不会动不动就跪下来叫大人丶主人,而是能够坚定不移地,称呼他同志了。

「我大致帮你算算。」

葛岩的数学学的还不错。

拿汗巾抹了抹额头,凑上车斗去看。

这一车斗的小麦基本已经倾倒完了,显示的重量是45.321吨。

而这一车斗,只是整列车斗最前面的一个,后面还有另外五节车斗,已经全部装满了麦子!

都是他们今天收麦的成果!

按照每车斗满载,大概60吨左右计算,这里的五节车斗,总麦量大概是345吨多!

算上昨天,他有印象,隶属于四组的收麦量,是80吨多,也即是说,四组所管理的1000亩地,

产粮总量,总共达到了420吨左右!

平均亩产,420公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